天色已黑,青衣小童掌着灯火,蔡邕当先而行。桓飞、赵云跟在其后。
黑夜中的广大长乐宫戒备森严,无数如早晨所见的铁甲军士各持兵器往来巡梭,灯球火把把整座宫殿照的一片光明。由于蔡邕当前带路,守卫的铁甲军士丝毫不加阻拦,反而四人所到之处,无不恭敬行礼,看得出蔡邕在董卓手下所得器重。
也不知走了穿过多少门洞回廊,蔡邕停下了脚步。桓飞四处张望了一下,两人被带去的地方似乎是长乐宫中的一所偏殿。透过走廊中打开的窗户,可以看见偏殿内灯火通明,数十人各据几案,案上各有酒食,虽然闻听不到大声的喧闹,但看来正在举行宴会。
“你们随我入席!”蔡邕回头对二人道,当先举步进了大殿。桓赵二人对视一眼,深吸口气,举步跟了进去。
“左中郎将蔡大人领白波李乐、田云两位将军到!”一名侍从在门内唱道。蔡邕、桓飞、赵云三人呈品字行走入殿中央,殿中原本仅有的一点喧闹霎那间消失,代之的是一片无声的寂静。殿内百数十双眼睛看向三人。
“伯喈!你来晚了,还不快入席吧!”上面有一个雄浑男子的声音响了起来,言语中似乎对蔡邕非常客气。停了停话音一变又道:“这两个就是投降的白波贼头吧?”
桓飞与赵云已经得过蔡邕之前的提点,不能抬头,不能多言,于是急忙拜倒。果然就听蔡邕恭敬的回道:“回禀太师,此二人正是白波降将李乐、田云。”
“唔。”高坐在上的董卓只是点了点头,含糊的应了一声。这时就听有旁边一个文诌诌的嗓音响了起来。“那个是李乐?抬起头来。”
桓飞急忙抬头,只见三层朱阶之上,就只见一如巨熊般高大的男子高居而座,隔远相貌有些模糊,但见他头顶金冠,身着一袭紫金便袍,显示此人身份极其高贵。那就是奸雄董卓了吗?桓飞身躯微微有些颤动,几乎按耐不住心中的紧张。
那人之旁,站着一名绣金白服的儒生。穿着看似随意,体型却如有意与董卓相互辉映一般,也是肥臃不堪,更可笑的嘴上还留着两蹩鼠须。方才就是他出言询问。
“那便是从事中郎李儒了。”前方的蔡邕没有回头,却轻轻出声提点道。
桓飞趋前一步应道:“罪将便是李乐。拜见太师、李大人。”
不料李儒向董卓告声罪,径自步下朱阶,来到桓飞的面前。“你便是都骑尉李肃将军的侄儿么?”
“是!”桓飞恭身行礼。李儒不由哈哈笑道:“为何我却从不听说过李肃将军有什么侄儿。”
对于此事,桓飞实现早以拟好对策,答道:“李乐不才,少时从贼白波,有辱家门,吾叔不屑认我为李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