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万大军陆续开拔,前往攻打二十里外的吕布大寨。余下各镇诸侯各自前往袁绍为其准备营内安置的偏帐休息,等候前军消息。
孙坚、桓飞和黄盖进得偏帐,只见不曾参加仪式的管辂已经悠然自得的坐在里面喝茶了。
负责偏帐守卫的是各镇诸侯的亲信卫士,所以可以放心说话。
孙坚一屁股坐了下来:“袁绍在究竟打算做什么?根本没有什么作战计划,就派兵强攻,根本就是不懂用兵之徒。”
管辂笑笑:“文台太关心对付董卓了,有些当局者迷了。”
孙坚听得管辂提醒,浑身一震,低头似乎若有所悟。一旁的桓飞似乎还有些不明所以问道:“管先生是想说?”
“联军近数十万,只要军心不散,对付十余万固守的董卓军,加以时日,终有破关的一天。只是牺牲多大的问题。所以袁绍根本不急。”管辂道出了他的想法。
“你是说他想借刀杀人?”孙坚虎躯一震。
“那未必,只是想削弱其他联军的实力罢了。只看他和袁术拥兵自重,就可端倪。
假若时日,联军可以入住关中,击破董卓,接下来恐怕就是新的天下之争了。”管辂忧心忡忡的道。
机智的桓飞也把握到了问题的关键。他对现今的时势已经了解甚详。“袁绍想变成第二个董卓。”
管辂笑笑道:“虽不中,亦不远矣,若说袁绍没有野心,恐怕谁都不信,假若那时,袁绍军力量完整,而其他各路联军折损颇重,情况也就堪虞了。”
孙坚紧紧握拳:“他袁本初若敢如此,我孙坚第一个不放过他。”
桓飞点点头,“师傅所言极是。可是到现在弟子有些不明白,联军为何要推举袁绍为盟主?”
孙坚和管辂对视一眼,孙坚答道:“因为袁氏四世三公,累世名门,无论在朝野还是在民间都很有影响力。”
管辂见桓飞还是有些不明白,索性给他讲解起汉室的官制来:“按大汉官制,官员分属省官、宫官、外官三大系统。外官主要有三公九卿,三公指太尉、司徒、司空,官员中这些官员品级最高,其名义上的职责是辅导皇帝主持国家政务;当然三公之上还有太傅,其职责辅导皇帝,但高祖立国后基本不设。王莽之乱后,大汉都城迁往洛阳,实际政务归属尚书台,从此,三公、太傅如没有‘录尚书事’的头衔,就是没有实权的虚职。三公的属官有长史一名,掾属、令史、御属各二、三十名。其中,长史是三公的主要副手,掾、属是分管具体事务之人,其中掾是正职,属是副职,除长史由朝廷任命外,其他属官均由三公自行聘用。”
孙坚补充道:“袁氏四世三公,皆是有‘录尚书事’头衔的三公,职权甚大,所以极有名望,初联军起义兵,考虑到若有这份助力,更可得大义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