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三国志

第二十八章 天下群雄(1 / 2)

“绝岸峻周,高四十许丈。城张翕险崎而不平。鲁襄公二年,晋成公与诸侯会盟于戚,遂城虎牢以逼郑求平也。秦以为关,至汉乃县之。”雄浑的声音在袁绍军中军大寨中央的一顶牛皮巨帐中来回激荡。

说这番话的是一个正居中而站的中年武将,白面短髯,身穿锦绣战袍,面目温和,但却不怒自威。身材虽然不甚高大,但他随随便便的这么一站,从骨子里却往外流露出一股藐视天下的气度。

见大帐中鸦雀无声,人人都在凝神倾听,他微微一笑道:“夫战,当熟悉天时地利,万事军情为先。这十天内我已使人勘察虎牢远近地形,制下山川地理。”说罢,对着诺大的帐门一挥袖,当下就有十名精赤着上身,肌肉扎实的力士抬上一具一丈方圆的庞大的桌案。

“噢!”在座众人顿时群情涌涌,桌案上或用泥沙堆积为山,或用水银灌沟以为水。

庞大的桌几上赫然为众人展示了虎牢周围方圆四五十里的山川地形,何处有山,何处有水,敌军布营位置,数量多寡,粮草囤放,甚至连在座众人的营帐位置也标示的清清楚楚。

十天之内便完成如此精细的地理沙盘。众人心里雪亮,这意味着什么。先不谈众多高手匠人的难觅,但是地形,军情的收集就必须要有一张庞大的情报网,不谈已方的布置安排,模型上还尚有好几处都是董卓军占据的重要据点,董卓军布下重兵,眼下却清清楚楚的标上了守敌的大约数量,甚至某些地方的据点的防御弱点也标了上去。

人人都对眼前这个联军的副盟主刮目相看,心里不约而同的涌起一个**头,他比起只懂拥兵自重的总盟主袁绍强上太多了。要是有他当总盟主,恐怕联军早打进洛阳了,也不用在虎牢这个弹丸之地浪费光阴。也有一些精明的诸侯心里在高兴之余也对这个一直处世低调的副盟主多了份顾忌。

素有聪睿之名的北海太守孔融就是其中一位,他扭过头对身边的孙坚道:“好个曹孟德,这一手作的也太漂亮了,让人又喜又怕。”

从进帐之后就没说过话的孙坚似乎也有些感触:“大家也是各施所长为社稷效力。

对我们来说,有实力也比没实力好。”,他一直在担心桓飞,不过现在看见副盟主曹孟德在众人面前耍了这么漂亮的一手,心思有些被拉了回来。不由多看了站在模型边的曹操几眼。

北海太守孔融似乎还有些意犹未尽。低低道:“总盟主袁本初指挥联军数十万,累月不克虎牢,眼下正是威信动摇,如果曹孟德是捡准这个机会,那他真是个了不起的小人,要真是这样,只怕。”言语中竟然透出一丝忧虑之色。

兴许是孔融的声音响了些,站在两人下首的徐州刺史陶谦也插了进来。斑驳白发的他淡淡一笑,轻轻道:“别忘了,当初联军会盟,本来他事发檄共事之人,我等皆推他为盟主,他却推给了袁本初,如果当时此举是蓄意而为,以退为进之举。而眼下之举又是早有预谋,只等袁绍兵败,威信狂跌之时发动,要是这样,孔融兄,你以为他又是什么人呢?”

孔融本来还因为自己声音太响,惹起陶谦的注意而有些揣测,但听罢陶谦的分析,不由自住的倒吸一口冷气,旋即苦笑道:“恐怕只有奸雄可以形容了吧。”

孙坚颇有同感,同时也对身边的两个人有了评价,徐州刺史陶谦,人老成精,官场打滚几十年,看事清晰,绝非易于之辈。而北海太守孔融正义感虽强,但能力不足,只尚清谈。且出口不忌,终将为其惹祸上身。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正在私下讨论,此时正中的曹操轻咳一声,再次吸引了包括三人在内的所有在场豪雄。

“下面我来为大家详细分说分说虎牢的局势!我军知己知彼后,自能百战百胜。”

众人的兴趣上来,纷纷移前,看向沙盘。比之先前几次由袁绍主持的军议气氛简直是天壤之别。

曹操果然有一手,颇能吸引众人,成为焦点。孙坚心里暗想,同时眼尾扫了一下高座的盟主袁绍,只见他脸色阴沉,颇有不耐,看来风头被抢的滋味对他来讲颇不好受,可惜和他同一阵线的只有站立其一旁的袁术。群情耸动之下,他这个盟主哪里还插的上话。

“看来袁曹今后势将不合。”心里闪过这么个**头后,孙坚收拾情怀,也看向沙盘。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