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之随风传

第四十七章 赵云VS关羽(2)(2 / 2)

“军师,此事万万不可。如此一来,岂不是将函谷关,拱手让与关羽!”回过神来的朱灵,脱口欲阻止夜羽这么疯狂的举动。

“军师三思。如此自毁的行径,岂非令函谷关的众将士,陷入绝境。”文聘也是慌了手脚,口不择言的开口说道。

夜羽忽然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也怪自己没把话解释清楚,但是如此复杂的心理游戏,他们真的能够理解吗?

面色一沉,夜羽面上出现极其少见的冷然之色。冷峻的沉声开口说道:“出了事情,一切后果由夜羽一人承担。你等不必多言,立刻打开城门。仲业若是不愿,可与文博一齐上城观战。随风前去为子龙掠阵。”

尽管有万般的无奈,文聘最终一咬牙,心中暗道:“死就死吧。若没有军师,岂能有我文聘的今天。”

“打开城门!”在一众兵士稍显惊慌的表情中,文聘面色坚定的昂声说道:“仲业愿随军师前去,为赵将军掠阵。”

“仲业,你…”朱灵惊讶之余,不明白何以一向颇为稳重的文聘,会答应夜羽如此疯狂的命令。更让他怎么也琢磨不透的还是夜羽,这个听起来极其荒唐、疯狂的命令。

函谷关的大门,缓缓的升了起来。关外的传来的呐喊助威声,更是越来越大。浑然不觉,已经走出关外的夜羽两人,朱灵兀自站在那里。无奈且茫然的喃喃自语:“函谷关完了。疯了,都疯了!”

“喳喳”的巨响,使得正在酣战中的赵云和关羽两人,纷纷停了下来。赵云回身看着渐渐升起的函谷关大门,心中即使惊慌又是佩服。

一路暗地保护魏延等人的赵云。在跟踪到兖州境内,宜阳县附近轩辕山之时,便失去了魏延的踪迹。

魏延的去向令赵云万分疑惑。他不明白魏延这是去那里!为何不回卢县,反而绕道出发前往兖州。魏延手下的几名兵士,早在魏延等人刚出了弘农郡的范围之后,便与魏延分开了。赵云决定继续跟随魏延,看一看魏延到底要去何处。

一天一夜一直都不曾停歇的魏延,终于在宜阳县附近停了下来。稍作打听,赵云才知道魏延进入的山,名叫轩辕山。与嵩山一样,是阳翟附近的两座名山。

想到一直都未曾与夜羽联系,魏延如今又不知去向。赵云决定先赶回去,魏延的事情,他已经尽力了。以后如何,与他再无关系。赵云对自己劝诫了一番,便按原路,返回函谷关与夜羽回合。

越下越大的春雨,使得赵云不得不在宜阳附近借宿了一晚。稍事休息,天未亮,赵云留下了少许银两,踏上了雍州的路程。

好在宜阳虽属兖州,却与雍州相隔不远。一天的赶路,赵云再次返回了卢县附近。行至不远,便看见了关羽的旗号。报出了名号,关羽手下的斥候,非常客气的让路与赵云。有惊无险的穿过了关羽的营寨,心中暗自安慰的同时,也不禁泛起了一丝疑惑。

转头回望之际,眼角的余光,正好发现了一抹熟悉的身影。直到他安然抵达函谷关之时,才想起人影正是刘备的军师,诸葛亮。

诸葛亮的出现,令赵云觉得此次能够安然穿过关羽的营地,恐怕这其中另有玄机。关羽的叫阵、关内兵马的短缺、再联想到诸葛亮的一抹身影,疑惑、茫然之中,使得赵云暗自决定独自迎战关羽。

习武之人,都避免不了好战的毛病。早在新野之时,若非关羽碍于身份,赵云也早想与之一较高下。如今天赐良机,赵云岂会甘心错过。

此举看似十分冒险,实则不然。或许是受到了夜羽的影响,尽管赵云心中稍稍有些担心,却依然决定决定单枪匹马前去迎战关羽。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