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之随风传

第六十六章 嵩山之行(4)(1 / 2)

赵云闻言在惊骇的同时,也有些许的疑惑!夜羽能够猜测出他心中的想法,这多少令他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一个人心中的想法一旦被别人猜出来,那么心中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戒惧的心里。但是令赵云疑惑的是他现在根本就没有这种念头。今天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奇怪表现使得赵云一时之间不知所措。而公孙瓒的事情,也是赵云疑惑的原因之一,他根本就搞不清楚,夜羽到底有什么目的!

看着陷入沉思中的赵云,张辽在压下了与赵云比较的念头之后,有些明白了夜羽的想法!看着夜羽那有意无意飘过来的眼神,稍一沉吟,便明白了夜羽的意思!

干咳一声,张辽看着从沉思中醒来的赵云,缓缓的开口说道:“子龙想必是有所顾忌,既然这样,那么便由辽来说一下,若是有不对的地方,子龙摇摇头就是。不知子龙是否赞同辽的建议?”

看来自己今天的反常还真是很多啊!赵云心中一声苦笑,开口说道:“既然文远这么说,那么云自当洗耳恭听。”

随着张辽的叙述,赵云那本是平静的面色逐渐的沉重起来!大致上说张辽所讲述的基本就是幽州发生的重要事情。赵云一边惊叹曹操的情报来源。一边兀自怀念起了他生活了尽10年之久的幽州!那一张张熟悉的笑脸,使得赵云随着张辽的言语,缅怀在其中不可自拔!

看着感情丰富的赵云,那刀削的俊面上不时变幻的神色。夜羽也是暗自一叹。想要收服赵云谈何容易!这个时候的赵云,虽然有些急于建功立业,寻找一个能够彻底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但是以赵云的为人,以赵云那传统的拥刘派的传统思想,想要将他收服为曹操效力,这样的机会真的是十分的渺茫。更何况赵云此时的心中已经有了合适的明主!

虽然夜羽一向对刘备抱有偏见,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刘备确实是有着十足的本钱值得赵云去跟随。不单单是赵云,就夜羽所知,有很多的人才都对刘备这个皇叔的名头,非常的重视。比如说,现在益州的法正(孝直)、张松(永年)、还未曾出道的诸葛亮(孔明)、徐庶(元直)、荆州的伊籍(机伯)、年过五旬的老将黄忠(汉升),跟随刘备辗转流离,衷心耿耿的糜竺(子仲)、简雍(宪和)、孙乾(公佑),徐州的陈登父子,还有就是公孙瓒的军师田予(国让),这些人全都是杰出的人才,而且全都是拥刘派之人。只是个人的性格和理想稍有差距而已。

若是徐州的陈登父子和田予倒还是好说。但是像赵云或者是诸葛亮这样有着极强的忠义性格,正统观念之人,夜羽也稍稍有些无从下手的感觉!

嘘了口气,张辽看了看有些伤感的赵云,理解的一笑,开口劝慰道:“子龙,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痛苦回忆的过去,就是美好记忆的诞生!子龙又何必如此执着呢于此呢。但不知辽刚刚所言,子龙可有什么要说的没有!”

摇了摇头,赵云衷心的赞叹道:“袁绍如此的严密封锁,居然还是被贵军得到了如此详细的消息,对此云真是非常佩服!”

一愣,张辽继而哈哈大笑了起来。看着一脸好笑的张辽和面色平和微笑的夜羽,赵云有些不愉的出口问道:“文远何以如此,难道是云所言,有什么令文远感到可笑之处!”

摆了摆手,张辽连忙开口解释道:“子龙切莫误会,辽适才发笑并不是对子龙而发。”看着转而疑惑的赵云,张辽兀自一笑,一种冲天的傲气突然从身上散发出来。开口有些傲然的说道:“子龙有所不知,辽的话并不是来源于我军的细作。”指了指面色平静异常的夜羽,张辽看着赵云那难以置信的神色,开口说道:“子龙所猜想的完全正确,辽刚刚所言的一切,均是来源于三弟的推断得来的结论。辽是否有所妄言,子龙也应该能够清楚的感觉出来才是,不知三弟的猜测是否正确呢?”

对于鬼神一说,赵云从来都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朗朗乾坤,他赵云又岂会惧怕这些虚妄之言。不过赵云也相信张辽并不是信口开河之人,所以对张辽的话,赵云并没有怀疑的意思。不过若这些都是一个局外之人能够凭空猜测出来的话,那赵云简直不敢想象,一旦他日后追随刘备,面对此人的时候,会是怎样的一种局面。“鬼神军师!”难道这就是夜羽的能力吗?想到此处,赵云不禁倒吸了一口气,在看到夜羽那满面平和笑意的双目之时,眼神下意识的闪了过去。强行压住自己的念头,深吸了一口气,稍稍平静了之后,方有些艰难的开口说道:“文远所言,基本与云得到的消息一样。”

得到了赵云的证实,与张辽那欢喜的神色相较。夜羽则是非常的平静!看到赵云那有些闪躲的目光,夜羽心中不由一沉。赵云的态度使他验证了自己的想法!暗自一叹,打算尽最后的一点努力,开口问道:“既然子龙兄已经决定追随刘备,那么羽有几句话,想要送与子龙兄。还请子龙兄莫怪夜羽交浅言深,有诋毁他人之嫌!”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