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很不理想,难道大家想看我仆,多收多点多推吧)
很快,三百桂阳军抵达了他们的预定地点,一片相对开阔的平地;此处距离山峰之中超过上千步,两侧虽然各有一座瞭望台,但早已被弃之不用;看来九嶷山寨那伙人非但不智,甚至毫无战略意识,放弃这两座瞭望台,等同将自己的视力彻底封锁;就算他中寨和最后山寨防御能力如何强盛,不能预知敌人的真正意图最终还不是死路一条。
庞过之伸出手指朝两侧各自虚点一下,便有十名兵士分成两队,前往占领瞭望台;剩余两百九十人,按照连队编制,各自守住前方和左右山道,只要发现敌人,立即当场格杀。
见队伍已经初步站稳,庞过之这才向山下打信号,示意长沙兵上来修筑防御工事;其实所谓的防御工事便是挖土坑,这土坑可比任何栅栏还是防甲都更加有效;就算对方是千军万马,想要杀你,还非得大费周折不可。
可就在桂阳军刚刚占领瞭望台的同时,两队兵士发现了从山上疾速奔下的数百匪兵,看来他们终于识破“焚山”之计,想要依靠人数上的优势重新占领阵地。
见敌人有出袭之举,桂阳军不退反进,手弩射程足有一百二十步,已是能够与寻常长弓相媲美;虽说对方处于较高地势,但借助纸盾,便能将弱势转为强势;何况此时友军正上来修筑工事,他们更是只能坚守不能后退,不然待这近千匪兵冲杀下来,伤亡惨重不说,很有可能影响之后战局。
“各部队听令,以排级为单位分批射杀。”庞过之这一做法也是根据山路的宽度临时提出的调整应对方式;四十五人为一排,三百人除去十名驻守在瞭望台上的兵士之外,还有二百九十一人,恰好可以形成六排循环射阵;虽说每人从发射弩箭到重新装载箭枝的时间,较平常练习时要缩短不少,但此情此景根本没得第二选择。
在耒阳城下之役时,一营虽然不像五营三连那样,直接面对超出己方近二十倍的强敌;但能被庞统归属到一营,那也是精锐中的精锐,至少他们自己以身处一营为荣;退步,绝不可能,除非他们已身首异处。
站在第一排的兵士以纸盾横于胸前,架起手弩便立刻发射,然后原地下蹲;在将纸盾竖在身前的同时,将弩弦复原,抽出箭筒中的箭枝放置上去;这个动作刚刚结束,二百九十一人早已轮番射出第一轮箭,共计射倒近一百五十名匪兵,抵住超过近百支敌箭;此时两军之间的距离只有不到一百步。
------------------------分割线------------------
匪兵方有几人正是耒阳之役的幸存者,见到己方箭枝尽数被那不起眼的小圆盾所挡住,顿觉不妙;那曾经封存在他们脑部深处的恐怖记忆,一下子涌了出来,这不是长沙兵,是桂阳军。
“不好,那是庞统的桂阳军,他们的圆盾不怕弓箭,兄弟们快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