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数十天,依旧阴雨绵绵,有了骡后,三个人虽然风里来雨里去,但着实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他们凭着一股子干劲,竟也都没有生什么病,卖的东西份量也越来越多。
开始几天因为因为买的人多,三人有点手忙脚乱,之后,来福把篮子编号,交钱和交货更系统化后,两个人就绰绰有余,大娘算账比不上来金精准,炸吃食比不上来福老练,自然把大娘留在家里照看。
多天后,天气终于放晴,照在人的身上,暖洋洋的,来福的心中反而有些忐忑,结果一到市场,买的人还是很多,生意依然火热,但家中的蔬菜已经差不多摘光了,来福只能去村子里的人家里批发,因为只是些自家种的蔬菜,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
这种次次出摊都卖个精光的情况一连持续了好几个月,来福一家的油炸小吃摊名气也越来越响亮,红火了几个月后,客人却越来越少,来福刚开始是以为小吃的种类过少,就又增加了几样,结果也只好转好了一会儿,之后问了一个客人,才知道不远处也新开了这类小摊,味道虽然远不如来福这的,但价格却便宜很多,有些人图便宜,试着去另几家买,也有些老顾客只喜欢来福这的味道。
来福纠结了,把还剩有食物的板车系在骡脖子上,郁郁寡欢地往回走,他知道这是必然的结果,一个新出的事物总会引来不少模仿者,但心里终究有些发堵,来金见来福低迷的样子很是着急,却也没有一点办法.
第二天,来福减少了卖的量,由于店里有不少忠实顾客,吃食最后也卖光了,现在虽然依旧赚得不少,但来福心里的疙瘩总在那搁着,他想起了制作类似兔包这种甜品,他将少量莲子和蜜枣煮烂,捣在一起,又加入少量晒干的桂花,用面粉做成兔子的形状,里面嵌入做好的馅料,一咬开,桂花香伴着丝丝甜腻弥漫在嘴里,加入莲子后,馅里又有了糯糯的触感,很是美味,试吃后,特别是大娘,对这兔包甚是喜爱。
兔包价格定得高,一个就要十五文,但是这一出来,还是有不少人冲着新奇劲儿来买,没多久,兔包就深受小孩和女人的欢迎,也成了镇上一种比较奢侈的吃食,一时,买兔包给妻儿还成为了疼爱老婆孩子的标志,为了不降低兔包的档次,来福还规定自家每日只做二十个,又由于兔包中加入了莲子改善了口感,一般人又很难猜出是什么东西,所以兔包就成了独家,即使其他的收入降低,兔包却依旧保有一定地位,成为固定收益。
这时,一直被大娘在家里悉心照料的两只小鸡也长大了,两只鸡的毛色油光发亮,在挺拔的脖颈上大大的鲜红的鸡冠分外醒目,每日一早,总能听到两只公鸡齐声鸣叫,来福知道自己是被鸡贩子忽悠了,不能生蛋的公鸡唯一的用处就是被吃,但来福前世就听说放养的公鸡味道更鲜,营养更丰富,就跟大娘提了下。
于是,大娘就在山脚下用竹子搭了栏杆把鸡养在那,几天后的一个早上,大娘发现里面多了只俊俏的野鸡,立马把三只鸡一起拎了回去,来福摆完摊回来,听大娘说了这档子事,心里美啊,立刻给他们搭了个大笼子,几日后,来福又特意去别人那买了一只年轻的母鸡放进去。
结果,和野鸡处过的两只公鸡硬是看不上那母鸡,只要那母鸡一靠近,不是被啄就是被打,大娘发现后,把四只鸡分在了两个笼子,跟家鸡分在一块的公鸡很快就认了命,两只鸡过起了夫妻生活,来福一家的餐桌上也多了韭菜炒蛋,蛋羹之类的菜色。
日子也这样和和美美地过了三年,这时,来福十八,来金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