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煌煌大唐

第302章(1 / 2)

原本不过是想找个话题分散注意力,让自己在这片地狱之中不那么难受,可是说到科举考试的时候,就是裴冕和王维都忍不住集中了注意力。

不是裴冕说,在科举制之前,察举制已经被使用了近千年,从思想到具体的行为模式,已经有了非常严格的规范,甚至还因此诞生了特殊的思想意思。

科举考试实际上偏向于世家,这一点,世家子弟会不知道?可是他们依旧讨厌科举制,哪怕得了科举考试的魁首都不高兴。原因何在?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觉得,今天皇家会推行科举,明天皇家就会特意从科举之中提拔寒门压制世家,还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受了侮辱。

裴冕实在是没忍住,他略带不满地道:“殿下,这是不信任我们吗?”

要知道,在察举制盛行的年代,能够向君王举荐人才,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国家的需要,还是对举荐人的认可,从才能、到德行,再到君王的信任,而且举荐人向君王举荐人才,按照当时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举荐人已经就被举荐人的德行和才能对君王进行了担保。

所以,科举制的盛起,在世家子弟的眼中,那根本就是对他们的侮辱。这种靠成绩和嘴炮,或者说文章竞争上岗的模式,恰恰是否认了他们最重视的一环:德行。

裴冕,就是这种思潮的追随者之一。

李嫣勾起了嘴角,道:“不,裴卿,我不是不信赖你们。而是国家本身需要变。就以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为例,想来,同为世家子,裴卿应该对崔氏很熟悉才对。若是国家一成不变,哪里有清河崔氏兴起跃居博陵崔氏之上的机会?若是国家一成不变,博陵崔氏又如何在沉寂之后又再度奋起再度爆发出勃勃生机?裴卿,变,才是国家的希望所在。”

李嫣转过身,看着裴冕,带着几分意味深长地道:“裴卿,有的时候,也要适当地给百姓一点希望,一点,幻想。”

这是李嫣在水晶界做了那么多年的女王的真实感受。

一成不变的国家,那才是最最可怕的。

出身于二等世家的张裕看了看陷入沉思的裴冕,决定转移话题:“殿下,请问,您要跟上次一样举行祭奠吗?”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