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煌煌大唐

第234章(1 / 2)

接收法兰西和武力占领神圣罗马帝国的其余城邦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就是从大西洋到地中海,两大重要海域的入海口全部打开,多年来,一直让唐国因为种种原因而退避的地中海,如今跟北大西洋一样,已经成了唐国的后花园。

现在,大唐的舰队不但徜徉在地中海海域,还能够在地中海的几个岛屿上得到充分的补给。

虽然说距离当年的查理曼帝国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久到人们都快忘记这个历史长河上的国家了,可是李嫣一统法兰西和神圣罗马帝国,让许多人都忍不住想起了这个国家,虽然也有很多评论家表示,法语和日耳曼语的区别会让这个国家最终走向分裂,但是,唐音和汉字作为主要的官方语言,却让人无法说出唐国偏颇的话来。同时,遍布每一个村庄的学校,让孩子们能够熟练地使用唐音和汉字的同时,也产生了对唐国的归属感。更别说,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更是把整个国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更别说,接手法兰西就等于接手了法兰西的广袤的殖民地,使得李嫣迅速地,把手伸到了东方。

但是,这并不能让李嫣忽略一口气吞并了两个国家并且在新国境之内进行大量的基础建设的弊端。

首先就是,法兰西也好,原来的神圣罗马帝国也罢,骑士精神并没有完全消失,相反,这种历史悠久的思想在当时来说,相当的有市场。而受骑士精神的鼓舞,年轻人们显然更加注重荣誉,而难免会忽略基础建设对于国家重要性。

值得庆幸的是,唐国的报业、传媒业相当发达,方便了李嫣和她的朝臣们对他们的政令做出一系列的宣传。

李嫣通过微观地管理自己和自己家人的服饰,来达到影响人民的目的。

简单的说,还是那句老话,衣服,是用来区别尊卑的,大多数人在看一个人的时候,先看对方的脸,看对方的精气神,然后看对方的衣服。精气神代表着你的精神世界是否空虚、你的心灵是否强大,而衣服,才是你的家庭的社会地位的表现。

你穿什么,别人就当你是什么。

这句话,在任何一个时代都通行。

李嫣需要注意的是,她的穿着不能太简陋,因为那不符合她身为唐国女皇的形象,当然,她也不能太过奢靡,因为那会让臣民觉得她奢侈无度。如果她太过热衷于时尚和装饰的话,那么,就跟当初法兰西的人民攻击玛丽·安托瓦内特一样,心生不安。

所以,经过王朝内廷官员的仔细讨论之后,唐国的大公报专门设立的一个专栏,叫做女王的衣橱。除了带货之外,这个专栏的任务,就是宣传女王的形象,并且,把女王每年的置装费全部报告给人民知道。不得不说,这个专栏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人民的普遍关注,以至于版面一再拓再拓,变成了专门的一份报纸《大唐大公报时尚版》。

很难说看到这份报纸的玛丽·安托瓦内特是什么样的心情,虽然那个时候,她的丈夫已经是瑞典的独裁者了。

但是,这份报纸,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为李嫣赢得了民心。

比方说,1798年从大柏林到巴黎的铁路通车的时候,女王戴了一对纯金的银杏叶耳坠,配了两条项链,一条是带着小小数枚纯金银杏叶坠子的锁骨链,一条是红宝石项链。大公报时尚版立刻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报道,表示,女王的耳坠和锁骨链应该是新添置的,而价格呢?非常平民,锁骨链加耳坠,总共才十一个牡丹币。而红宝石项链呢,则是旧物,继承自女王的母亲,当年女王在小特里亚农宫的时候曾经戴过,小特里亚农宫里有画像为证。

当时,凡尔赛连同小特里亚农宫已经成了博物馆,任何一个民众,只要付了门票钱就可以入内,所以,这个报道一出,很多人都专门买票跑去求证。

首饰尚且如此,更不要说衣服了。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