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皇后

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级达人(2 / 2)

量勺、量杯,就是上面有刻度的杯子和勺子,因为烘焙不比中餐,所需材料都有一定的比例,讲究定量精准,所以大多数人做西点都需要这种东西,然而她倒是不怎么需要,对于材料份量的把握,她已经在系统培训部练出来了,可以说量勺、量杯或许都没有她精准!

橡皮刮刀就是扁平的软质刮刀,适合用于翻拌蛋糕糊,因为它是软的,所以可以贴合盆壁,把附着在盆壁的蛋糕糊刮得干干净净的,倒是一种做蛋糕很便捷的工具。

蛋糕模具,这个不用说了,系统奖励了两种,一种6寸的心形模,还有一种四叶草形状的活底模,这种模具更容易脱模,而且只有巴掌大,可以做漂亮的戚风小蛋糕啦。

裱花嘴,这个连子心早就想要了,可以用它们来挤出花色面糊,可以用来做奶油蛋糕上的裱花,做一些花形饼干、曲奇、泡芙的时候都更方便,不同的裱花嘴可以挤出不同的花型,系统还挺大方的,一下子奖励了三种呢,玫瑰花型、牡丹花型和满天星花型。

……

后宫的这些纷扰和议论,持续的时间向来不会很长。

要么,就是被另外一件或几件更新鲜更有趣的传言所替代,要么,就是接踵而来的繁琐的工作所湮灭。

初七过后歇了没几天,尚食局就又开始新一轮的忙碌了。

没错,元宵佳节来了。

幸好,比起过去的那个大节来,元宵节虽然也很隆重,但再能折腾也就两天的功夫,而且最主要的消遣的并不在“吃”上面,所以司膳司的任务和工作都轻松一些。

只是由于这两个节日离得太近,所以才会显得繁重和累人。

然而在这个节骨眼,司膳司的某位新任膳珍大人,却还折腾起了新把戏。

元宵节,华国传统的吃食儿就是“浮元子”,俗称“元宵”。

连子心了解了一下,华国宫廷每年的元宵,倒是有不少花样。

比如一款叫“金沙玉豆”的元宵,是用南瓜泥和糯米做成面团,红豆、绿豆、黑豆、芸豆、蚕豆、青豆等各式豆类调制成香甜豆沙馅儿,金黄圆润,仿佛颗颗金丸,据说都是每年受欢迎度排名前三的。

比如有一款“桂花糖芋元宵”,用糯米粉单纯撮成小小粒的元宵,红豆、红芽芋头蒸熟加红糖,小元宵放入一同煮,最后加入藕粉和用凉水泡开的干桂花,入口细腻、粉而不粘。

比如有一款“茶酿元宵”,是用各种茶叶煮出的茶水和糯米粉做成面团,包入一种用茶叶蒸成的肉丸子,可煮出成甜的元宵汤也可以煮成咸的,茶香浓郁,风味非常独特。

还有什么“煎元宵、炸元宵、炒元宵、雪花元宵、酒酿元宵、水果元宵、鲍鱼元宵、燕窝元宵、八宝元宵、五辛元宵……”反正就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人家做不到!

这让连子心原本想要在元宵上做文章的想法彻底死在摇篮里。

唉,人世间好吃的那么多,咱就别和元宵死磕了==。

于是乎,一计不成再生一计。

水、麦芽糖、白砂糖,全部放入锅内中小火熬煮。

“记住哦,这过程中一定要时时搅拌,否则很容易粘锅或者糊了。”

“看,就是这温度,如果你们不能把握的话,就观察下这个泡泡的形态,差不多到这个状态,然后再快速搅拌十来圈左右就可以了。”

倒入桂花、梅花、兰花、紫丁香的干花碾碎制成的各种颜色的花粉。

“接下去的这一步非常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成功不成功就看它的了。”

“当然,这还得有一个秘密武器——打蛋器!”

深吸一口气,将打蛋器放进糖锅中,手腕缓缓地转动起来,十来下之后,就开始渐渐看不清楚搅动的速度了,椭圆的打蛋器在糖锅中旋转,而整锅的糖初时如同卷起风暴的海,而随着打蛋器旋转速度快到一个极致,反而成了几乎静止的漩涡一般。

“这个时候,糖在不断冷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什么?就是让气体不停地充入其中!”

如此不停歇地搅拌有半盏茶的功夫,直至锅中的糖体积膨胀一倍,可以在上面划出花纹来。

“然后加入白食醋和水,这个主要是起稳定作用的,稳定泡泡。” ☆

将提前烤熟的玉米淀粉倒入扁平的一个托盘内,快速用铲子抹平,再将打好的糖倒上去。只见托盘内的糖液在慢慢流动,持一把小铲子轻轻顺着液体刷,使其厚薄基本一致。

让其晾凉,至表面干爽后再撒上一层玉米淀粉。

“来来来,把你们喜欢的糕点模具都拿上,在上面印出形状来就行了!”

青薄和旬优看得目瞪口呆,在看到成品的时候,又是惊喜赞叹不已。

没错,连子心在教授青薄和旬优做一种新型的软性糖果——棉花糖!

而棉花糖只是第一步,之后要嵌入各种果味的小元宵,最后的成品,便是一款“棉花糖元宵”!

将这些棉花糖元宵每十颗包在一个画着元宵花灯的纸袋内,总共就做了两百包,一包都不带多的,再将这些纸袋在元宵节提前两日,发放到各宫娘娘小主手中,包括那两日进宫来游玩做客的王公大臣家的公子或小姐,见者有份,只不过,每人至多只能得到一份。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