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为官路

第二百四十八章(1 / 2)

“毕华哥!毕华哥!”叶君为等孩子们欢呼雀跃。

叶君书也忍不住露出笑容。

真是出乎意料, 原本以为能排进前十名就很好了。

没想到竟然是二甲第一!

看来泰安帝对温毕华还是挺满意的。

夏侯玢激动得两眼泪花。

虽然没有一甲,但是是传胪!他们有希望了!

眼看人慢慢走近,就要经过楼下大街。

路哥儿一把将准备好的鲜花塞到夏侯玢手里。

夏侯玢感激的笑了下。孩子们跟着欢呼,一边喊着名字。

温毕华早已知道他们站的位置。

这会儿循着声音抬头。

顿时笑得更傻了。

然后眼里只剩下夏侯玢, 还不停的摆手。

夏侯玢紧张的看着温毕华, 然后朝他扔过去, 屏住呼吸盯着温毕华张开两只手去接花。

待看到人将花接住了,才舒口气,脸上的红晕更甚。

待人走远后,孩子们才停止欢呼, 然后趴在窗台看着。

还有叶君致呢!

被鲜花果子香囊帕子夹道相迎的新科进士们陆续走过。

最后在后面看到了叶君致。

因为游街是按排名的,叶君书粗略算了下, 排名亦是上升了,看来殿试也发挥得挺好。

粗略算算,大概在二百三到二百五之间。

看完热闹,叶君书一行人也打道回府了。

与此同时, 他们府上也送来了一份誊写下来的金榜名额。

大部分是陌生的,不过叶君书也看到几个眼熟的名字。

雍州学院这次也有三名学子上榜。

只是在这三百名次里,不起眼。

接下来就是谢师宴了。

叶君书在家里为叶君致摆了场谢师宴。

温毕华是在自己家摆的。

叶君书也参加了几场。因为还有他相熟的同僚家儿子考中。

琼林宴叶君书也去参加了。

温毕华如愿以偿,在当天就别下旨赐婚。

真真是双喜临门。

别人还奇怪上面为何会越过一甲三人而选传胪。

但后来一想,状元郎已经三十出头, 家里夫郎侧室成群,自然不予考虑。榜眼相貌一般,且身材在一众气宇昂轩的进士们中, 显得有些矮胖,虽然不算丑,但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么?

而探花郎,说来比传胪还更优秀。

不过他们后来听说,原来传胪对五殿下有救命之恩。

所谓英雄救美,美人以身相许。

对于文人来说,不失为一段流传的佳话。

新科进士都是有假期让进士们衣锦还乡的。

叶君致亦是有。

不过他没有立即打算回去。

而是问叶君书,他能不能回家乡做个先生。

叶君书意外道:“你不想去翰林院?”

翰林院可是天下学子们向往的神圣之地。

叶君致有这个机会,难道就这么放弃?

一甲是直接授官,另外从二甲、三甲中,经过考试选拔,选择年轻而才华出众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称为"选馆"。

而未选中者,有门路的就到地方做个师爷、主事,或是当个学院先生。

或是回到家乡,收几门弟子教书育人。

抑或是被他人招揽,投靠他人势力,或是留京等待机会。

庶吉士一般为期三年,期间由翰林内经验丰富者为教习,授以各种知识。

三年后,在下次会试前进行考核,称"散馆"。

成绩优异者留任翰林,授编修或检讨,正式成为翰林,称"留馆"。

其他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亦有派到各地方任官。

但并不是绝对。

有些庶吉士如果有门路,可以直接不用等三年,就可以去正式授官。

就比如万修和,庞礼赞等人,还未到三年,两人就已经是编修了。

这个称为特别提拔。

对于叶君致不想去翰林院而是想直接回去当个先生,叶君书是不认同的。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