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卫澄的话,卫逊不可置否:“虽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是主要还是圣意难为,元嘉郡主颇有治国之能。”天和帝显然是铁了心的要让元嘉郡主入朝,而元嘉郡主更是在和潘昶的争论中占了上风,所以,让元嘉郡主入朝其实是综合各方面的考量之后的结果。
卫澄听后点了点头,然后再次问道:“那中书舍人这个职位呢?要知道,中书舍人的地位举足轻重,让一个刚入朝的女子担任,是不是太过轻率?”
“中书舍人的重要性已不是前唐之前那么重要了,现在的中书舍人只是掌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等,非前代可比。这个职位如今更多的象征的是陛下近臣,是陛下的心腹,晋升的重要阶梯而已。”前唐之前,中书舍人正五品上。掌侍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制敕、玺书册命,皆起草进画。中书舍人不管如何变化,官位如何降低,但是不可改变的是它天子近臣,心腹的标识。
“若说如今的陛下心腹,可还有比元嘉郡主更符合的吗?”卫逊反问道,看着自己儿子明白了一些,又接着道:“这个职位不过是陛下给元嘉郡主的一个过度,新一轮的秋闱马上就要来了,明年就是春闱,到时候新科进士入朝,陛下恐怕也会物色新的中书舍人。”
“虽不知道陛下对元嘉郡主的仕途究竟是怎么想得,但是现在的这个安排未尝不是个好结果。”卫逊和自己两个还不太明白的儿子继续讲解着,心中同时也在不断地叹气,这人和人的悟性就是不同,还和年纪无关,若是他的长孙卫赜在这,恐怕早以对此事了然于胸,明白地很。
“中书舍人在本朝只需要向陛下一人负责,没有直属地上级,一个官位不高,就职的还是一位不能得罪的郡主,这样的下官可不是谁都敢要。陛下这样做,一是为了避免朝臣的不便,二是为了元嘉郡主受了冷落,这样给大家一个磨合的时间,对彼此都好。”当然,更重要的是给元嘉郡主一个时间,一个能够再建功勋,让朝臣信服的时间,待到磨合的时间过后,元嘉郡主更有了底气,在朝中也更能够站得住脚。
天和帝的这个打算可谓是对彼此都好,是最好的选择。
下方的卫澄和卫淳听后才恍然大悟。
同样的问话,不止在卫家的书房,颜家和几个重臣的府邸也是一样。
和这些人的议论不同,沈家的书房中剩下的只有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