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皎听到卫逊的话,便明白了,正如她所想,在这场争斗中,天和帝的君权以绝对的权威,取得了成功。或者说,卫逊和这些人以政客的敏感和权衡,选择了让她入朝这个结果,这个结果会是对他们最为有利的选择。
但是,同样她也主意到卫逊在刚刚说话中的暗示。卫逊只说没有女子不得为官的律法,但是也没有明确同意女子就可以为官。卫逊说得是她为官是可行的,这和“女子可以为官是可行的”不一样,这中间的区别大了去了。
卫逊这是在向天和帝隐晦地表示,他同意了自己入朝,但是不同意天和帝同意让所有女子都和她一样有站上朝堂,有和他们这些男子并肩站在一起地资格。
她倒是也不生气,她从未想过只凭着今天这一天,今天这一场朝堂上的争辩,便真的能够将女子的地位提高,让当朝的这些个士大夫同意让女子都能够和男子一样入朝为官,这显然是异想天开的事情。
像卫逊这样会同意她入朝,不过是碍着天和帝的君权和她所做出的那些利国利民的功劳的。只她一个女子入朝为官,那便只是个特例,还不能给男女之间的地位造成什么大的影响。但是若真的让女子都能够入朝为官,将会给这些男子的地位造成极大的冲击,到时候很多家族里面也许就不是男子的一言堂了。作为享受着这个时代造成的高地位的男子,更会极力反对。
所以,她明白改变女子地位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够成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经过长期的,慢慢地积累和改变才行。
但是,今日能够得到这样一个结果,也足够让她感到高兴和欣慰了。“臣赞同张大人所说,同意举荐元嘉郡主入朝为官。”卫逊躬身道。天和帝听后,点了点头,又看向一旁的颜思道:“那颜卿觉得呢?“
“臣附议。”颜思亦是恭身道。
随后便是此起彼伏的附议声,而跪在一旁的潘昶听到这些人的附和声越来越多,心中悲凉,他知道自己之前的打算不仅都打了水漂,还惹得一身腥。
天和帝看着附议的人越来也多,便是一旁的太子和燕王二人也都附议起来,“既然众位卿家都同意了元嘉入朝一事,那朕便应诸位卿家所请,同意张敬宗所请,让元嘉入朝,至于这官职吗?”
“臣张敬宗举荐元嘉郡主担任中书舍人一职。”
天和帝似乎沉吟了一下,道:“那便依张卿所言,元嘉担任中书舍一职。”
“臣,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沈皎在天和帝的话落后,立时行大礼谢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