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看着沈皎从容地和张敬宗讲解着自己的想法,被直接指出错误后,也不羞恼,反而认真思考,和张敬宗请教,被质疑也不生气,一同商讨最正确的方法,可以说两个人在对待这套方案,十分的严谨。这样的态度,他自认他是做不到的。从小到大的身份让他这个皇子养成的傲气,是不会允许一个人如此质疑和指责的。不只是他如此,换成任意一个大齐的皇子,便是如今的端王叔,也是这个脾性。
其实,他也是不明白,元嘉也是和他一般的待遇长大,甚至比他受到的荣宠更大,按常理来说,也应该同他差不离的,但是结果显然不是这样。
若是沈皎知道赵王的想法,确是会告诉他,她自己的脾气便是再大,也不允许带到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去,这是原则的问题。再者她前世的生活,被批评不过是一点小事,根本就不值什么。
赵王看着眼前的沈皎,不禁想起其之前的话,他父皇究竟给了他这个表妹什么样的培养,连任成书这位老大人都被请去给这位表妹讲课,若说之前令元嘉幼时拜张博钧为师还能被众人自欺欺人道一句帝王的宠爱,或是溺爱,但是任成书的事情一出,便会让人明白这究竟是宠溺还是重视。
其实,他有时候在想,若是他有他父皇的这份重视他是否也会让他自己现在和元嘉一样,不过,这也就是想一想,他一来觉得他承受不起他父皇的重视,一来是身份的问题,他可没有晋王那般想要出风头的想法,而且皇后和太子对他和母妃十分照拂,他觉得自己这辈子能混到端王叔这般他便满足了。二来是他自己的原因,他不觉得自己有那个性子能够学这么多的东西。这也就是想想罢了。
这样的场景一直持续到傍晚,他们还在张府用了顿饭。
结束后,沈皎对着张敬宗笑着问道:“张大人,不知过几日后的山东勘灾之事,我可不可以参与?”这个时候,直切主题才是最好的不是吗?
端王和赵王都没有想到沈皎会问得如此直白。
沈皎看着张敬宗有些纠结的样子,知道他的想法,便道:“若是顾及我的身份问题,这点张大人不必担心。”说完后便将自己的另一份身份文牒递了过去。
最终,在众人的目光下,张敬宗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