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怀瑜自认,自己不太长于交际。如果当初是她,面对妈妈要应对的情况……她想,自己一定撑不到现在,一定早就落荒而逃。看人眼光、适时接话,要让人开心,却不至于腻歪,这些都是学问。
她还是更喜欢研究课本上的学问。
即便如此,唐怀瑜也有待旁人视线敏感的时候。那就是面对家人。
她是爸妈的小棉袄。在哥哥面前,也努力做一个贴心妹妹。只是不知何时开始,她与哥哥的关系就慢慢淡下许多。唐怀瑜时时觉得,这或许只是自己的错觉。至少讲话的时候,哥哥还是如往常一样温柔。可背过身去,唐怀瑾落在她身上的目光,又让她总觉得不对劲。
仔细想来,这样的不对劲,似乎开始在很早之前。她马上要过二十四岁生日了,还有两个月。而哥哥的莫名态度,似乎开始在……大学之前?
此时此刻,唐怀瑜鼓起勇气,想要一个答案。
她安慰自己:也没什么不正常啦。
她与唐怀瑾虽然都在国外读书、在同一个国家,但毕竟不比在国内时,不仅同校,而且同班。所有人都知道两人是兄妹、龙凤胎。可到了国外,唐怀瑜每天要读书写paper。教授太狠心,课业是讲的很好,可每学期数十部大部头也让唐怀瑜焦头烂额。狠狠心、逼迫自己,倒是能顺利读完。然后加上一些项目,加上考试……
她看朋友圈,哥哥身边是一个花花世界,自己身边则是一堆堆书、一个个图书馆度过的夜晚。这种情境,哪怕是一起长大的兄妹,也会慢慢没有共同语言。
很正常。
也很让人遗憾。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离国内远了,自己身边是唐人街,哥哥那边确实一堆根本分不清亚洲面孔的各色同学。这种环境,自然不会再有人与哥哥说什么“亲生”不“亲生”。也算好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