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家人

第十一章 人生潦倒,最能看透人心??“闹钟”的 作用(1 / 2)

耐心的听完杨博涵絮絮叨叨的话语,杜一程心里感叹:社会催人老,杨博涵大学时代也是精明能干的佼佼者,到了这个大社会,却无被生活碾压,变得沧桑伤感。

“一程,我给你说,男人就是的有工作,没钱、谁看的起你,”杨博涵已经有了些微醉意,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拍着杜一程的肩膀,大声表述自己的感叹,“兄弟啊,人不落魄,看不懂人心啊,以前我都没发现你是这麽重情义的,还帮兄弟我找了工作,不像有些人,亏得我们大学玩得好,我还自觉地我们是好哥儿们,人家是一分钱也愿意借给我,我算是看透了他,以后再也不要联系了”

虽然无意探听别人的隐私,但是显然杨博涵同学还是被好哥们的做法伤到了心,断断续续的讲述着好兄弟的自私自利行为,“想当初,他找工作时,我觉得作为好哥们也应该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在他求职被拒绝时打电话安慰他,和他一起吐槽冷漠奇葩的面试官,没想到,到我自己了,那孙子却一直都是忙,忙个球,找他借点钱,还以为是陪他玩,让我把钱转账给他,真是人心难换人心,”说到这里,杨博涵声音难掩嘲弄,人到低估,才知道谁好谁虚伪,“就这样吧,我删掉了袁余的电话号码,微信,以后各走各的路”。

杜一程默然无语,顺风顺水时,大家都是一脸笑意,只有逆境,看出浮华背后的薄凉,对于同学的决定,他不予评价,每个人的人生路都需要自己独行,即使寂寞蚀骨,那颗血肉之心也只能自己小心安放,让它经历世事的浮沉而自己变得坚韧不屈。

在此时,看着大学时意气风发的同学,经历生活的磨砺,快速成长起来,变得坚强,豁达,内心也为他高兴,我们总在得到和失去间循环,我们还年轻,一切都还有可能,未来有无限的可能。

就这样,在杨博涵絮絮叨叨的讲述中,一个小时过去了,桌子上的菜放凉,酒已过三瓶,话题也渐渐乏味时,杜一程知道该走了,突然,体内一阵颤栗,酥麻感窜到脑中,“咳”他轻咳一声来掩饰自己的喘息,心下一叹,果然是该散席了,风霁白都在催促自己。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