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春假 (2)
这样複杂的过程,偶而会有错误,德国的学者在1895年代就有人注意到这种细微的语言错误,到了1970、1980年代一些美国重要的语言学家将错误集合分类,做成语料库,心理学家则从语料库看到了更深层的语言产製过程。Mike停下来,跟徽杭说,这些错误,绝对不是随机错误(random errors),徽杭听的目瞪口呆,她有点懂,却又不太懂。Mike讲完,突然想到一件事。
「妳知道认知科学中心即将成立了吗?如果妳的期末报告是写这个题目,妳的博士论文跟这个中心成立的主旨就会搭上线!中心除了要求学生在非本科系多修十五个学分之外,也要求博士论文是要能够跨领域的,妳如果收集的语料是与心理语言学有关,就会非常符合中心的要求了。」
徽杭仔细的听着与Mike的每一句对话,秀雅在一旁提供更多的意见。因为是春假,学校公车今天班次少,等徽杭察觉到时,人已经坐在公车亭,瑟瑟缩缩的发抖,下午接近4:00,水牛城冷的让人受不了,耳朵跟脚底板,已经完全不是属于自己的。
但是,今天与Mike及秀雅的一席对话,徽杭突然发现也许句法学I被当掉是件正确的事情。就是因为句法学I被当掉,句法II跟着挡修,再加上被要求上作文课,所以让徽杭这学期有大量的时间去阅读精研自己喜欢的主题。别忘了,语意学是不该及格过关的,是因为法国老师有着菩萨心肠,还给徽杭个B+,不然,这门课绝对也是不及格的。然而,这也代表接下来的选修课程,徽杭因为不了解语意学,相关的学科,都该迴避了。
以目前修课来看,之后的硕士论文确定是选择语音或是音韵了,至于能不能跟心理语言学连上一点边,就要看看回去宿舍后题目如何订。此时也不知哪来的精神,徽杭回到宿舍后,热了便当吃了丰富的一餐,她立刻回到图书馆查资料。平常语言学门的科目都在五楼,今天找的资料有些是心理学,有些是神经语言学,被放在地下室一楼,徽杭坐着电梯,像是穿越了时空隧道。电梯一开门,她突然想起去年第一次进入Lockwood图书馆的那份心情,当时有一个她非常喜爱的位置,那时她还戏称那个宝座以后是她的军机处……
徽杭快步走去,春假的第一天,别说她的军机处了,整个地下一楼全是徽杭一人的,更显冷清孤单,徽杭将找的书籍摊在她曾经喜爱的宝座上,她对着窗外的雪景发呆。如她所料,这个天井盛接了水牛城的雪量,眼前雪已经盖过窗户的一半了。徽杭对着雪景傻笑,所有的感觉,都比预期得来的要更好。在台湾,她不记得什幺时候有过这样的真实?从一来美国,她没预料到系上老师同学会如此友善;她没预料到水牛城这里的人比台湾南部乡下人还要亲切;她没预料到Lockwood图书馆给她的博士论文间,比这个像是军机处的宝座还要更好;她没预料到宿舍室友是那幺好相处的美国人;她没预料到天气没有想的那幺寒冷;她没预料到开学看到成绩的失望,竟然还能带来眼前的希望……
徽杭不是没做过梦,也不是没幻想过,只不过她觉得美国真是个梦幻如真的王国,彷彿妳只想要吃个平价的汉堡女王套餐,可是,服务生呈上来送给妳的,却是顶级的牛排盛宴,所有的事情都是超出预期的美好。
回到宿舍,已经夜晚11:00了,徽杭已经确定了心理语言学期末报告的走向,不知道题目订的会不会太大?等春假一结束,她就要跟Schaefer老师约个时间讨论一下。整个307的长廊一片死寂。A房住的是两位欧洲人,应该趁着春假出去玩了。B房的韩国女生也跟男朋友去纽约市玩,走前徽杭正巧见她拖着行李,她说一定要去纽约市的32街,那里是韩国街,她要把每家韩国料理吃个一遍。徽杭原本以为纽约只有唐人街,原来也有韩国街,可惜上回跟安平及品哲去一趟纽约市,几乎时常往中国城的餐馆跑,不然,纽约市韩国街的韩式料理一定是很正统的,没去大快朵颐一番真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