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425公路:踏破雪鞋寻觅处

第九章:春季班开学 (8)(2 / 2)

12:30大家陆续在教室坐定位,徽杭跟美恩因为晚到,右手专用的桌椅没了,左撇子专用的倒剩下不少,他们两人坐的很前面。Johnson老师对着徽杭笑一笑,跟大家说,需要录音的可以拿出录音机来。

这是一门很大的班级,好多新面孔没见过。老师要大家轮流自我介绍,徽杭一慌,语言学大家都认识了,还有什幺好介绍的?介绍一轮后,班上有一半以上是来自英语教学的,少数几位来自资讯系。英语教学的同学希望这门课能让她们了解人类的大脑,是如何学习语言的,尤其透过幼儿学习母语的方式,进一步的能让他们了解外语又应该如何学习。

资讯系的学生则是表示研究电脑,如果不了解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那就太可笑了。所以,这门课能学到人脑跟语言的关係?徽杭心底笑了一下,可能是因为心理这两字,徽杭联想到心脏,倒没想到当然是跟人脑才是有密切关连的。

上课不苟言笑的Johnson老师,一直强调希望同学以后直接称呼她的名字,Shirley,不要再叫她Johnson教授,她说事实上语言学系的老师及学长姐大家都是以名字称呼来去的,尤其她注意到国际学生,特别从亚洲国家来的新生,都非常注重礼貌,不过既然已经过了一个学期了,希望大家熟悉起来后,以后开始叫她Shirley。

老师把这一学期的课纲浏览过一次,详细的介绍这学期会包含的课程,包括语言感知(speech perception),语言产製(speech production),语句处理(sentence processing),语言与大脑(language and the brain),第一语言习得(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等等。徽杭大概理解这门课程要进行到什幺程度了,感觉非常的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的,像是语音、句法、语意还有大脑研究全部都混杂在一起,也难怪那些外系的学生一堆人来修课了。

喜爱,徽杭喜爱这门课。天啊!今天连上两门课,喜爱至极。徽杭偷偷瞄向那群资讯系的学生,都是白人,他们也对着老师猛点头,其中有人还不时发问,Johnson老师会卖个关子,类似中文的请待下回分解的意思。其中一位似乎对于语音合成(speech synthesis)相当感兴趣,他肯定是打听到了任课老师是这方面的专家。只见Johnson老师喝口茶,缓缓的回问同学要打听这方面的事情干嘛?徽杭看看那个白人,带着厚重的黑框镜片,留着落腮鬍搔着头,笑着回说女朋友是读法律的,嫌上课要抄黑板太累,希望未来能有强大的语音科技,能在录音之后,自动把声音转成文字,这样就可以不用记笔记了。

Johnson老师听了大笑,那种科技叫做speech-to-text(语音转文本),请大家慢慢等吧!在它来临之前,应该是先有text-to-speech(文本转语音)的发展,例如提供电脑一篇文章,它能唸出全文来,这些都会是走在领先尖端的科技,但是,短期十年内,很难以实现,所以,大家也不要开心的太过头。至于为什幺语音科技十年内很难实现,就慢慢期待她后续的课程介绍。不过,Johnson老师也提醒大家,哪天上述两项科技都实现的那一天,就是人类开始进入大量失业的一天,到时很多基础工作都会以机器语音取代了,所以,如果那天真的提前到来,也请大家及早面对做好準备,手里务必要有更为创新的工作技能。

讲完后,另一位资讯系的男生也举手,他表示自己对于未来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充满无限的嚮往渴求,虽然语音科技会进展的非常缓慢,学校目前仍是以电脑或是电话输入的选课系统。但是,据说最慢后年,将可以「用说的也能通」,听说很多大型的银行已经开始进入到测试阶段,搞不好,以后银行不需要那幺多的电话接线员了。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