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管家早早就在阮家做事了。那时,阮轩刚中了举人,一下子有了些名气,徐耘宁的父母听说之后,派人上门谈婚事。阮轩的娘亲眼睛已经不好了,无法用绣活挣出赶考的钱,便答应了徐家。为了脸上体面些,徐家给了钱,阮家就买了聘礼,请了张管家和几个小厮,大张旗鼓去提亲。
从此,张管家就这么跟着她们母女俩。
张管家对阮轩的照顾,不仅仅限于日常起居,还有很多事情。他读过书,与阮轩有共同的话题,说一说古籍的见解,他经历多,在大户人家管过事,待人接物很稳重,做事耐心细致,有一次,看出阮轩的压力大,劝她出去走走。
亲娘只说科举的事情,阮轩除了诗书为伴,其实是孤单的,这么一个人出现,她觉着很幸运。
或许出于掩饰身份的考虑,阮轩的娘不怎么喜欢张管家与阮轩接近,一旦知道必然呵斥张管家,张管家一点不怨,顺从听主子斥骂。
为了不给张管家惹麻烦,阮轩收敛了,但仍记得那些关心的话语,对这位忠仆感激。
张管家摇摇头,“没事,东院我收拾好了,少爷少奶奶去那儿休息吧。”
“好。”
“少爷。”张管家突然问,“您为什么时候接老夫人回来?”
阮轩呆住了,捏着衣角说不出话。
看得心疼,徐耘宁帮忙答一句,“再说吧。”
这时,向来善解人意的张管家执拗了,又说,“有孙女了,老夫人应当想见的吧。”
“行了。”阮轩硬气起来,小声呵斥,“这件事不要提了,先把院子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