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涯,海之角

分卷阅读189(1 / 2)

这个国家与德国之间隔着大海,而下士自己也承认:他在陆地上是个勇士,在海上则是个懦夫。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却促使下士下的思想发生转变,终于作出了入侵挪威的决定。

与这件事有关的,就是德国海军的补给舰“阿尔特马克”号。

这艘军舰在南大西洋和不幸的“格拉夫·斯佩”号分手后,独自返回德国,舰上除了德国海军人员以外,还载着299名被“格拉夫·斯佩”号俘虏的英国水手。因为无法偷越被盟军控制的英吉利海峡,所以舰长道尔上校率领“阿尔特马克”号从爱尔兰西部海域绕过不列颠群岛,由北方返回德国——自从芙莉嘉开辟这条道路以来,几乎所有的德国舰长都开始选择这一航线了。

途中,就在他们躲进挪威沿海的约辛峡湾进行休整时,“阿尔特马克”号的行踪被英国侦察机发现了。英国人在辨认出这艘军舰后立即做出反应,于西元1940年2月16日派遣驱逐舰“哥萨克”号侵入峡湾,一支突击队强行冲上了“阿尔特马克”号。而德国船员虽然没有太多的武装,也拿起消防斧和铁锹之类的工具和英国人展开了战斗。剧烈的冲突过后,7名德国海军人员丧生,而所有的英国俘虏都得救了。英军在把“阿尔特马克”号和幸存的德国海军交给挪威政府处理之后就撤走了。挪威政府也只是象征性地发表了一次抗议,实际上默许了皇家海军在中立国的领海内袭击敌方船只的行动。

在德国人看来,这件事简直就是奇耻大辱,是挪威对中立国地位的自我否定。巴伐利亚下士认为挪威的亲英立场已经暴露无疑,现在该是他吃掉这个国家的时候了。

西元1940年3月1日,巴伐利亚下士批准了由参谋部制定的“威悉河演习”计划,决意抢在英国人进一步动手之前消灭挪威和丹麦。指令指出,作战行动的目的是“防止英国对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和波罗的海的侵犯”,保证“瑞典铁矿基地的安全”,并且为海、空军提供“更为广阔的出发线”。该指令还写到:“数量上的弱点,应以大胆行动和出奇制胜来弥补”。

按照进攻方案,向来不和的德国海、空军将进行首次联合作战,掩护约9个师的陆军一举夺下包括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挪威首都奥斯陆和纳尔维克在内的11个重要港口,然后占领其全境。全部战线将延绵近2000公里,南起丹麦与德国边境,北至北极圈。德国海军所有的370艘大小舰船——从战列巡洋舰到商船,乃至扫雷艇,将全部投入这场作战。3月4日,邓尼茨将军下令潜水舰队所有潜艇停止对英国商船的袭击,前往预定海域,以便能将海军的全部兵力用于这次作战。

根据雷德尔元帅的建议,“威悉河演习”计划将在有新月的日子里展开,因为到时候,沉沉的极夜将能够最好地掩护战舰的调动。

可是,尽管计划周密,而且投入了所有可以开动的船只,德国海军面临的威胁和困境依然存在。因为皇家海军的本土舰队仍然停泊在苏格兰北部的斯卡帕湾基地,两艘强大的战列舰——“纳尔逊”号与“罗德尼”号、著名的王牌战列巡洋舰“胡德”号、已经从南大西洋返回的“声望”号和“反击”号,以及大约4艘王权级战列舰——“王权”、“复仇”、“决心”和“拉米雷斯”号全都聚集在基地内,对德国海军虎视耽耽。此外,为了加强北方地区的防御,原属地中海舰队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厌战”号也被从南方调到了这里,加入本土舰队。除了这些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皇家海军还在北方部署了数艘航空母舰和大量的巡洋舰、驱逐舰以及潜艇,作战舰只总数在200以上。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