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气不过,本来想把墓室砸了的,但是毕竟还是怕棺材里有啥不科学的不可描述,最后几个人把棺材前的几个小陶罐分了一分,当作辛苦费了,数了一下,也正好一人一个。在其他人查看棺材,研究是不是要砸了棺材泄愤的时候,萧冠铭早就把地上的几个陶罐都掂了一遍,所以他立刻发现了其中一个罐子的重量不对。在分陶罐的时候,他也是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的将那个明显要重的罐子分给了自己,分的时候,大家都瞄了一眼其他人的罐子,也没有看出有什么不对。
回家后,萧冠铭小心的探索着陶罐,一个月后从陶罐里面完整的起出了一本小篆字体,经折式的古籍《天地人》。看到这里,谢涤初和卫邑又默默的对视了一眼。
不过很可惜的是,当时萧冠铭并不认识古籍上写的是啥,只是对于古籍的材质非常好奇。他本来想像以前一样,把这本古籍从自己的地下渠道卖出去,赚一笔。曾庆芳阻止了他。曾庆芳说,这本书,看起来这么新,字迹这么清晰,要把它当成古籍卖,估计会引起很大的怀疑,可能卖不上个好价钱。正好现在上面的字迹一清二楚,完全不需要修复,不如先把它翻译出来,看看到底是个啥,也方便他们在卖东西的时候做介绍。
萧冠铭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也就同意了曾庆芳的提议,现在在网上就能找到免费的篆体字转换器,两人要弄懂古籍上的东西到并不是很难。难得部分无非就是说文解字,毕竟两人一个是搞盗墓的,没什么文化,一个是搞it的,文科很差。要把那么大一堆古文解出来,还是花费了两人老大的功夫的。而皇天不负苦心人,全文解出之后,两人发现这样的古籍,应该一共有五本(谢涤初和卫邑又对视了一眼),分放在五个墓里,另外四个墓的信息,在这本《天地人》里也有提及。
不过这毕竟是一本秦汉时候的书,当时的地理环境和现在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两人又花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才找到了第一个墓。就是去年底萧冠铭、胡海博和赵占龙去的那个,在那个墓里,萧冠铭和胡海博各带出了一本古籍。不过萧冠铭其实不知道胡海博带了一本书出来,毕竟,根据《天地人》里的指示,那个墓里,应该只有一本《穆阳》。至于另外一本书到底是怎么出现的,曾庆芳就不知道了。
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谢涤初和卫邑仔细的将卷宗里的每一个字都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然后谢涤初抬起头,认真的看着仲衡问:“所以,我现在只要找到萧冠铭,就能找到另外两本书?”
仲衡摇了摇头:“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首先,据曾庆芳交代,萧冠铭现在并不在国内。其次,还是据曾庆芳交代,在她第二次被带到警局做补充问话的时候,她就感觉情况不对,给萧冠铭发了信息。萧冠铭现在,应该已经不知道躲到哪个角落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