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禀奏,无事退朝!”太监看没人说话了,表示朝会完成了。
大家一齐弓身,等着少帝先行离开。
不过各阁老不能走,他们要去上书房议事。其它人也没走,一块看向了蔡阁老,“让新进的进士和同进士们不学政务,反而去编撰这个《字典》,这不是耽误功夫吗?”
“你以为现在那些人没耽误功夫?”牛阁老呵呵了,看向了纪大学士,“纪老,您说呢?编撰一本《字典》对于天下学子是不是一件大功德》?”
纪大学士也知道这三百人实在没什么用,学不到很多的东西。可是真的全抽出来做字典,那就一定学不到政务了。
“能不能别用这么多人,才一千字,而且听说辛状元已经把目录都做好了。”纪大人轻问了一下。
“辛鲲的意思是,这一千字的是第一段,用于普及百姓识字所用;而第二段就可能是做一个能收录三到五千字的中型字典,这就能让大多数读书人用得上。最终,会由想做的人合在一起做一本全《字典》,辛鲲说汉字有九万五千余字,而且还不一定是全的。而《说文解字》里,也有九千余字……”
“您也说了,《说文解字》里有九千余字,为何还要做字典?”一个老头儿愤愤的。
“不如做出来试试,辛鲲是想让普通人更容易习字。”仁亲王本来不想跟这些人废话,不过他刚刚听了一下,意思他也听明白了,他有点不明白的是,这有什么可讨论的。
“为什么?这是虚耗国帑!”那位尖叫起来,伸着手在那儿吼着,就好像那钱是他的。
“那个每年好像有专门的款项支持扫盲吧?”仁亲王笑了,朝廷的这些条目可难不到他。
“这字典就能扫盲?拿本字典就能识字?”那人狠狠的说道。
“《字典》比《说文解字》更容易扫盲吧?”一位礼部的官员假笑了一下。
“那户部你们能拿出这笔钱吗?把三百新进进士们全拉去做这事,那他们能学什么?以后这些人将来怎么办?”
“这样好了,那上午让他们好好去翰林院学习,下午去编撰字典。等第一本做完了,第二本就可以自由参加。老夫也觉得编撰一本字典对这些学子们,还是有益的。”纪大学士摆了一下手,他觉得这些吵得没意义。
“那钱呢?原本老夫的……”
“行了,这两件事都是皇上钦定的。”跟老头关系不错的一位拉开了他。
虽说那位没说完,但是大家现在终于想起来了,这位写了一本蒙书,不过根本没到皇帝这儿。而是在翰林院就被拒了,人家不好意思说他写得不好,人家只说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