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放心,我会做到最后,哪怕用一辈子时间!”朱龙跟辛鲲下着决心。
“真好,真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辛鲲点头,觉得能让朱龙这个傻子关着编一辈子书也挺好的,就算外头改朝换代了,也不会改变一个编书人的热情。比如说汉时的司马迁!
辛瑶瞪着自己大哥,有这么忽悠大傻子的吗?不过她没作声,其实她也不傻,做一个一心编书的人,反而是能最大限度远离朝堂。这是符合他们家期望的,她只是觉得,大哥能不能别忽悠得这么容易,衬得自己都是傻子了。
辛鲲就是笑,但心里还是有点担心。过想想朱龙这么会的功夫又决定了自己人生新方向,这个人是不是太容易改主意了。
最早,他想成为像蔡关那样的人,后来读书越来越好,他又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做一个有风骨的名臣?现在好了,直接奔着识字最多的人去了。这人是不是有点朝三暮四?
辛鲲严重怀疑,这位过几年,蔡关不玩了,他会不会又找一个新的人生目标,然后十分合理的放弃掉?
当然,这话不能说,她决心以后的日子,她要慢慢的灌输这位,一个成功的人,都是坚持的人。世间的事,只有坚持做下去,才会有成功的希望。坚持,就算不一定成功,但不坚持,就一定不会成功。
他们四人从下午一直做到晚上,吃完饭,他们还在分工合作,想争取把第一个字母下面的字全部按着规范注释出来。让蔡关和朱龙感受一下难度。
就算四人是京城人氏,但是四人其实口音各异。朱龙就是十分纯正的河北话。蔡关是老北京话。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北京话也许跟官话很接近,但真不是官话。辛鲲和辛瑶都是南方人,这两还不是一个地方,他们说的就是普通话。但他们的普通话里,还是带着点家乡的味道的。
让他们四个人,就单单注音这事,就不容易。这会儿,他们四人才知道,原来,他们四人的读音都不同,那么怎么统一?
辛鲲和辛瑶好在还是上过系统的学校,就算他们不会严格的按着标准的说,但是他们知道标准的注音,最后,在蔡关和朱龙不怎么服气的情况下,还是妥协了。
当然,这会儿,他们也就明白之前辛鲲说的不容易是啥意思了。想想翰林院那三百新进的进士。也都是各地都有,说的官话,反正北方人是听不明白的。现在让他们说这是什么意思,怎么注意,蔡关真的觉得满头都是黑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