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胜叹道:“走了这么些天,今年的考绩怕是又是个平了。若不补救一番,别说回京叙职,怕是连任都连任不起了。我走这几日,城中可有什么大事儿?”
文意回道:“老爷不必担心,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如今总督大人放了老爷一马,日后想必会有好事。”
周广胜不耐烦听这个,语气重了些问:“我问你城中可有大事。”
文意忙道:“说大事,也没什么大事。只是最近总督大人剿匪,不少渔民逃难来了城外。小人已派衙役登记好了,安排在了城外的草庐里。”
周广胜又问:“既已登记在案,为何不放进城来。城外草庐能作何安生,这岂不是叫他们白白饿死?”
文意皱了皱眉道:“空口白牙的说,怕是说不清楚。今日还请大人先歇息一日,明日大人亲自去城外一看便知。”
周广胜骂道:“神神叨叨,休息什么。难民若不是安置,今年连平都没有了。罢了,我这会儿也吃完了,你速去备马,我们出城去看。”
文意见知府大人确实吃的差不多了,便退了出去叫人套马。不一会儿周广胜自己来了马厩,两人翻身上马就往城外奔去。
广州城共有南北两个大门,南门出去,便是新安县的方向,而北门出去,则是往江西去了。
周广胜先去的北门,见这边只有两三个看似难民的人住在草庐之中,便掉头去了南门。
南门外,可就人多了。
城门外的草庐,是给误了进城时间的旅人临时过夜的。本就只有两三顶草庐,如今被难民挤得水泄不通。
周广胜转了一圈,眉头渐渐皱了起来。转完一圈后,他在城外的茶馆坐了下来,叫了一壶茶一盘点心,坐着慢慢喝了起来。
文意见知府不开口,他也不开口。直到周广胜站起来,说了声“走吧,回去。”
文意这才叫来茶博士,给了茶钱,又问了一句:“今日还有新来的没有?”
那茶博士笑道:“哟,这难民哪有天天来的,又不是什么水患这种大难,不过是周边的几个渔民,要避难,多去的新安县那边,能走到广州来的,也是离咱们这儿近的。”
文意嗯了一声,随着周广胜上了马,一路又回了知府衙门的后院。
两人进了书房,等小厮送上茶来,文意便随手关了门,走到桌边轻声问:“大人,您看?”
周广胜面沉似水,盯着桌面低声道:“怕是来者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