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尔本,算到爱

分卷阅读252(2 / 2)

领固定工资的如果叫铁饭碗的话,领信托基金的就算得上是金饭碗了。

齐亦不知道ian的家族信托基金设置了什么样的遗产继承条件,总之,ian是在四个月前满足了所有的设定,拿到了他名下的一个多亿美金。

ian在离开巴克莱之后,一改往日的低调风格。

毫不避讳自己的家世。并且用自己的姓氏成立了一支私募基金。

一个多亿美金,对于普罗大众来说,那是天文数字,但是对于一只好的私募基金来说,体量还是有点小。

即便是像ian这么有钱的,完全拿自己的钱在美国做私募也是有点不够看。

ian并不想从一支很大的私募基金开始做,他希望在年底的时候,自己的私募基金的起始规模可以达到三亿美金,然后就进入封闭期,不再接受新的资金。

第196章 一些改变(3)(为@头号墨粉 第十六个盟主加更)

按理说,没有太多的人,会对一支忽然冒出来的私募基金感兴趣。

但ian的家世引来了无数好奇的眼光,再加上成立的第一个月,ian就交出了30%回报率的答卷。

ian家族的第二代,也就是他的父辈有两个拥有华尔街精品投行的巨鳄,ian的这一代,也有华尔街的明星。

但从来没有人听说,这个家族里面还有一个叫ian的第三代。

在华尔街,八卦资讯和金融资讯有着同样的传播速度。

华尔街从来都不曾有过关于ian的传说,ian背景的真实度引人猜测。

很多人都在猜测ian是不是谁的私生子,才会忽然这么毫无“教养”地宣扬自己的家族背景。

华尔街的金融分析师们,分析起一个人的背景和八卦的时候,也一样如鱼得水。

ian很快就被“人肉”了。

没多久,就开始有人把之前低调到尘埃里面的ian的背景给挖了出来,包括ian在巴克莱的投资履历。

ian不是华尔街的明星,也没有一个回报率高到可以成为人们谈资的“神级”投资。

ian的履历,第一眼看起来,只能算得上是华尔街普普通通的一个投行人士,没有哪一个耳熟能详的项目是可以和ian扯上关系的,也没有那个融资的神话是由ian创造的。

但ian的履历,如果深扒下去的话,就会发现是非常与众不同的。

过去的五年,ian在巴克莱投过的所有项目里面,没有一个是看走眼亏了钱的,也没有一个是上市之后直接就暴跌的。

这样的履历,就算是放在华尔街最好的年份也是不太常见的,要知道投行是个高风险才会产生高回报的行业。

而ian交出这样的履历的五年,是次贷危机几乎毁了华尔街的五年,绝对算得上是华尔街最差的年份。

五年前的那些华尔街的明星们,早就已经过气的过气,破产的破产,跳楼的跳楼。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