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台风波录

分卷阅读406(2 / 2)

这是在试探了,如果不能吐出一些从未向太后禀报过的事情,盛怒之下,那点血缘也抵挡不住疑心。

宋虔之细细斟酌道:“侄儿回京以后,陆观这几日都在麟台行走,派人去查过李晔元所住的别院,侄儿与陆大人曾在那处别院住过。一查之下,发现有一个本不该出现在京城的人,住在李相的别院中。但侄儿深怕误会李相,就让陆观留意着,并未动手抓人。”

“哦?”周太后曼声道,“是谁?”

“是先帝的长子,该在黑狄军中的苻明懋。”宋虔之颤声道,“可惜还没有来得及查明他是什么时候到的京城,又是什么时候同李相勾结。侄儿认为,姨母不妨命人抓捕苻明懋。”

“以何罪名?”

“擅自离开流放之地,本当死罪。”

宫殿里静了。

片刻后,周太后叹了口气:“他是先帝的长子,当年他便是弘儿最大的对手,由哀家下旨处死他,容易惹人非议。不如让他无声无息地死去,皇帝驾崩,他这个做哥哥的,理当到地下去效忠。”

“是。”宋虔之道。

“哀家会让麒麟卫去料理,冯爽听命于孟鸿霖,孟鸿霖怕是个不大可靠的。那苻明懋藏匿在京城,孟鸿霖却未曾告知哀家,若不是蒋梦的干儿子许州想要搭着李晔元,另拣高枝,哀家也想不到苻明懋竟藏在李晔元的别院之中。趁朝局不稳,他逗留在京城,心意怕是盯着万人之上的那个位子。哀家不能让他争了先,白古游的大军今日过午就要路过京城,你帮哀家拟一道圣旨,以苻明韶的名义,让位于东明王苻璟睿,再替哀家写一道懿旨,由嗣皇帝苻璟睿主持大行皇帝的丧仪,入葬后二十七日,由礼部照旧制举行登基大典。”

“诏书落款日期为你回京次日,懿旨为今日。另外,你传哀家懿旨给礼部,嗣皇帝尚未进宫,大行皇帝无子嗣,以哀家的意思为准。殡宫暂设在承元殿,任命秦禹宁为山陵使,灵驾赴山陵诸事皆由秦禹宁做主,于入吊、哭临三日后为大行皇帝发引,你为仪仗使,嗣皇帝年幼,只将灵柩送出宫门,之后由镇国公为大行皇帝执绋,领百官送灵出城。荣晖年纪大了,荣季官位太低,冷定就做礼仪使,镇国公王绶勤为卤簿使。杨文办差甚是不利,且他恐有二心,就让侍郎林瑞做桥道顿递使。”

宋虔之边听边在太后的凝视下拟定圣旨用印,又写下两道懿旨,一道给苻璟睿,一道给礼部。

周太后取出御玺,及太后的凤印,凤印果然是在周太后手中,可见冯爽所言不实。

“去吧。”周太后将诏书收起。

宋虔之迟疑道:“东明王还没有进京,懿旨何时向何人宣读?”

“午时前,上午举哀毕,哀家会命蒋梦就在殿前向进宫哭临的百官宣读。另一道旨,你现在就带去礼部宣读。”

就在宋虔之告辞要退出去时,太后倏然唤了一声他的名字。

宋虔之脚步顿住,旋身低头拱手听命。

“逐星,哀家在宫里,只有你一个亲人了。”周太后的话传入耳中。

一股难言的悲凉涌上宋虔之心头,他深深低着头,答道:“周家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会保佑我大楚,国泰民安。”

·

宋虔之走路几乎带风,他先到礼部宣读懿旨,之后马不停蹄赶回侯府,又担心陆观不在府里,才进门就问门房陆大人在不在。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