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应聘的是一对父子,当爹的是做掌柜,儿子以前还小,今年也十五了,让他跟着锻炼锻炼。
在他们这镇上,一般掌柜一个月给五钱银子,跑堂的小子也只给六七百钱。杨柳问了问掌柜家里的情况。最后决定给他们父子一年十五两银子的工钱,掌柜一贯钱,小厮加上晚上守夜一个月八百。一年加个红包,正好十一两。一个月补五十斤大米,不管饭。
一般情况下,掌柜和伙计都是吃主家,杨柳这个地方这么小只能给他提供一个做饭的空间,让他们自个儿做。杨柳估摸着掌柜和伙计,一年工钱加起来十一两,再添四两,就当他们的伙食费了,一个月算下来也有近七百钱,加五十斤大米,应该足够他们两人口粮。
杨柳本以为掌柜的应该会考虑她的条件,或者要求再加点工钱。没想到掌柜的比她还高兴,直说这样最合适。他老伴儿在镇上的富人家洗洗涮涮,缝缝补补,接点散活维持生计。来给他们爷俩做饭正合适,而且他们再添添,两个人的口粮就变成三个人。每月七百钱的伙食费,他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还能省一点儿。
他儿子今年十五啦,到了说亲的年纪。他们家就在镇上某条偏僻的小巷,有两间小屋,地方小,媳妇儿一进门儿没地儿住。日后他和老伴儿就住到铺子里,铺子虽然小,但也有住的地方。家里的小院儿留给儿子和媳妇儿。一家人节约一点儿,没准过两年还能再换一间大点儿的院子。
杨柳实在没想到事情居然这么巧。说的也是,你管他一天三顿饭,倒不如把钱交给他让他自己打算,还能把钱省下来。事情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杨柳跟掌柜的说好三天以后跟她去县里进第一批货。
杨柳回到杨家沟村,自家的房屋已经开始砌砖了。砌了一尺高的砖瓦房已经能够看得出大概轮廓和格局。杨柳将木匠叔带了回来,让他将屋子的尺寸丈量好,要开始做家具了。
由于她做的家具,木匠叔很多都没见过。村里人做家具一般都是木板床,两口柜子,两口箱子,一张小炕几等等。像什么镜台,衣柜,脚踏,衣架,罗汉床,都不会做,更别说落地罩,碧纱橱,多宝阁之类的。杨柳还特意带着木匠叔跑去县城家具坊里看了一趟,买了几个样品像镜台,架子床,衣柜等,让木匠叔照着样品做。
这一趟跑的木匠叔眉开眼笑。这个时代的人做家具大部分都是先量屋子的尺寸,再按尺寸来做需要的家具。但一些零散的小物件儿确实可以随意买的,比方说镜台,脚踏,浴桶,恭桶,衣架,箱子等等。
杨柳到县城里去买那几个样品。因为一次性买的多,家具房还负责送回来。木匠叔就跟人家唠嗑,一来二去就说到自己也是个木匠,家具房老板就跟木匠说,让他做的好的箱子,衣柜等等拿来他看看,如果好,以后做了他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