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分卷阅读552(2 / 2)

乐乐陶陶的大清国人各自过着自己的中秋节,太子殿下的中秋宴俗,当然是--更为精雅?

等到康熙皇帝、太子殿下、三阿哥、四阿哥等人都来到望月楼,水洗一样的湛蓝色夜空一尘不染,云稀星疏,一轮又大又圆、饱满微黄的明月高挂在望月楼的檐角上。除了领兵在外的大阿哥,和家齐聚的皇家中秋小宴会正式开始。

升平署总管太监安排着手下的台柱子,把太皇太后、皇太后和妃嫔们都喜欢的,尽显中秋节日喜庆气氛的短篇神话戏剧,《丹桂飘香》、《日月迎祥》、《嫦娥奔月》等等轮番上演;御膳房大太监安排小宫人把精致素雅的小碟小菜、清爽应季的瓜果点心,一一呈上。

简单丰富的晚宴享用完毕,乐人们喜滋滋的抱着赏钱退去,宫人们轻手轻教的把残席撤去。美美的用了六七分饱的一家人手握团圆月饼,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花清香,喝一口桂花蜜酒,心里俱是甜甜蜜蜜。

“秋风响,蟹脚痒”,“秋风起凉,螃蟹肥香”,中秋佳节岂能少了品螃蟹的环节?螃蟹用蒲包蒸熟,除了太子妃和大福晋以外的众人欢快的围坐品尝,佐以酒醋味道鲜美至极。用完螃蟹喝一小碗苏叶汤是为散寒,再用苏叶汤洗手是为去腥。

到了歌风颂月的连诗环节,作诗方面实在没有天赋的太子殿下向来是只听不发言,安安静静的陪着太皇太后、太子妃赏月。以往还能代替他凑凑热闹的太子妃今年成了“国宝”,谁也不敢让她劳神。

瞅着眼前乐乐和和的五代同堂、兴致高昂的康熙皇帝干脆放开了一贯的规矩讲究,带着家里所有通晓文墨的男女老少一起玩个乐呵。

等到膳房将他们专门给不能吃螃蟹的太子妃和大福晋准备的“宝宝餐”端上来,酸甜入味的拌糟鸭丝、清鲜淡雅的开水白菜、清爽可口的燕窝拌白菜丝、开脾健胃的苏造肉、煮火烧、羊肉包子、燕窝炖鸭萝卜汤、、、菜式搭配的很好,尤其是那道煨的刚刚好的苏造肉,肉质酥软,滋味香浓,勾的太子妃又有了馋意。

可是她面对这些个器大料丰的御膳,感觉自己怎么也不可能吃完,当下就瞅着太子殿下嘻嘻笑,作为好伴侣的太子殿下当然是陪着太子妃一起。

苏造肥鲜饱老谗,火烧汤渍肉来嵌。纵然饕餮人称腻,一脔膏油已满衫。汤很浓,很鲜,肉也酥烂绵软、糯香柔韧,文火煨焖出来的“酥造肉”配着烧饼和火烧,让人吃了还想吃,吃完以后回味无穷,念念不忘。

太子殿下瞧着自家太子妃吃的眼睛眯起,一副小“老饕”的模样,心里也是欢喜。今儿的苏造肉香软可口,配汤熬的非常好。怕她吃多浓汤口咸,瞅着锅子里宛若一朵朵盛开的睡莲吐露芬芳的开水白菜,就成了一小碗放到她跟前。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