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罢了。既然大家都这么有心,都不想放弃,那她就赌一赌。
“哀家给你们一个机会。但是,你们要记得,实行破腹产是哀家的主意;保小或者保大,也是哀家的主意,不管有什么结果,不管谁有疑问不解,都来找哀家就是。”
殿内众人都没有说话,一个个心里头明镜,第一个你们指的是医女科,第二个你们,指的就是蒙古。太皇太后这是要护着皇上和太子殿下,把所有的责任都拦在自己的身上。
皇太后一直压着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喷涌而出。她岂能不知道太皇太后的意思?自从嫁到了京城,她的心就分为了两瓣儿,一瓣儿在和乐美满的紫禁城,一瓣儿在故乡亲人的大草原。不管是哪一瓣儿出事,都是在活生生的撕扯着她的心。
孙女医和她的同僚们自然清楚他们身上担着的重大责任,一个个都神情肃穆庄重,带着视死如归的神圣光辉轻轻的走进宣妃娘娘的产房。
已经没有力气挣扎,筋疲力尽的宣妃娘娘,泪眼迷蒙中看到这些穿着白大褂的人,满脸慈爱,充满希望的向她走来,就好像看到皇上一直钻研的基督教中的小天使一样。
她们,是奉上帝的差遣,特意降临人间救她和孩子们的吗?果然长生天还是眷顾她的。她不能就此放弃,她不甘心。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孩子,亦或者为了大清国和蒙古的关系,她都不能放弃。
感受到了希望,感受到自己身上又生出来一股子力气的宣妃娘娘,做好了再接再厉拼命生产的准备,哪知道这次却是不再需要她使力气了,全身麻醉过后,她直接就失去了意识。
已经三十多岁的孙女医,面容严肃、镇定,拿着手术刀的右手奇稳无比。即使是面对宣妃娘娘术中大出血,也是沉着应对。
紧张却又缓慢的一个多小时过后,在众人期盼焦虑的等待中,两个洗的干干净净,哇哇大哭的小娃娃终于被医女科的人抱了出来。
听到最后走回来的孙女医和大家汇报母子平安,不管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还是后宫的妃嫔们,都是激动的连连念佛。太皇太后瞅着小包被里头两个红通通的小娃儿,再也维持不住自己的镇定和平静,颤抖着双手接过来其中一个小宝贝,小心翼翼的抱在怀里。
一直提着心的太子殿下得到永和宫母婴平安,孩子虽然瘦小,但是很健康的消息,狠狠的松了一口气,当天就写了一封超过二十个字的信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康熙皇帝。
第二天下午,宣妃娘娘渐渐的恢复意识的时候,就感到肚子上一丝一丝的疼,耳朵边传来说话声,可是她自己却是怎么也说不出话来,苏醒了大半天,才能勉强睁开眼睛,动动身体,微微张开嘴巴发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