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光是教导万历皇帝如何克明晰理,还融入了大政治家张居正大人和他的弟子门生等人,对历代王朝兴衰的总结,对重大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以及他们锐意进取的改革思想。
所以康熙皇帝认为,“四书粗解之,则张居正《四书直解》为佳。欲求精意,莫过于《日讲解义》。皇太子诚能通贯此书,自克明晰理,惟视其力行何如耳。”
也就是说,胤礽只要学好了《日讲解义》,就知道怎么做一个好皇帝,只看他愿意不愿意做个好皇帝。
也所以,康熙皇帝和各部官员们制定的皇太子的出阁讲学典礼,就是围绕《日讲解义》上面的内容来进行,而他需要把握的度,就是康熙皇帝平时经筵进讲的精度,深度。
可是胤礽又有一些不甘心,在心里默默的琢磨着,或许他可以偶尔穿插一些引导性的言论,尤其是从这次的大辩论中冒头的一些新思想,新主张,不能被打压下去。
阿茹娜处理完了她的事儿,想着快到午休时间了,就捧着厚厚的一摞礼单进了书房,发现胤礽端坐在书桌后面,眉头微蹙,似乎在专心思考事情的模样,就没有打扰他。
她环视一圈,发现胤礽面前的砚台里面的墨汁还足够,虽然想让他起来活动活动手脚,喝杯水润润嗓子,可也知道他思考事儿的时候容不得别人打扰。
轻轻的嗅了嗅书房里头的若有似无的残余香气,阿茹娜就轻手轻脚的打开架子上的一个红木描金五福捧寿香盒,用小金勺子取了一块小香饼出来,添到书房里的三足小香炉里头。
前朝万历年间的五彩香炉,胎体厚重,釉面乳白莹润,摆在书房里头装饰效果极佳,上面的三幅彩绘图案分别是三个身着绛红色、淡黄色和草绿色外套的老翁,动作表情都画的惟妙惟肖,神情泰然,须眉飘逸,或埋头读书,或低头沉思,或伏案挥毫。
内务府用龙涎香为主料特别给他们的太子殿下研制出来的香饼,遇火即燃,一缕翠烟从香炉孔中透出慢慢浮空,自下而升,结而不散。阿茹娜拿着小金剪刀把一缕一缕凝实的香气剪开,让它们对着胤礽的方向浮动。
不一会儿,香炉四周就香气四溢,让香炉上的老翁好像得道成仙了一样缥缈云间。一种酷似麝香,却又比麝香更为幽雅深邃的香味,慢慢的在这间有点儿宽敞的书房里头蔓延开来,烟云弥漫的样子,氤氲透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