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招抓住的,要么是偷上网吧的,要么就是自己偷偷抽烟的,反正哪种被抓住都不亏!”
舒宜对唐诗诗说话,虽然有意压低音量,但因为现在是班会时间,而不是上课时间,舒宜讲话的音量就没有压得特别低,除了唐诗诗之外,前排的女生也听到了,回头看了舒宜一眼。
除了前排的女生,班主任的目光也落在舒宜的脸上,盯着舒宜看了几秒钟,才将自己的目光移开。
舒宜当然想不到自己无意间说破了班主任想藏一手的检查办法,以为是自己在班会时间说话让班主任不高兴了,连忙低下头,闭嘴不再说话。
几天后,舒宜从都市报上看到了蓝极速网吧事件的后续详细报道。舒宜之所以会看,是因为舒宜妈妈把这张报纸留出来,特地对舒宜说,让她看一看。
随着学业越来越忙,舒宜现在看报纸基本只扫一眼大标题,没时间看里面的内容了。蓝极速网吧的后续详细报道印了整整一大版,如果不是舒宜妈妈说,舒宜还真的不会看。
即使班主任会提醒大家,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应该多看新闻,政治老师也把“关心时事”挂在嘴边……但舒宜发现政治考试根本不会考时事!
唔……准确地说,随堂考、月考偶尔会考时事新闻的填空和选择题,但在期中期末这样的大考中,时事永远只会出现在选择题的题干里和大题的材料里,即使是考试之前完全没有听说过的时事内容,只要认真读题,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需要让学生自己写在答案里的,不会超出课本的范围,不管题目出得多么花哨,最终写在卷子上的内容也只会是平时政治老师让大家背过的内容。
自从舒宜发现了这个秘密之后,她就对了解时事新闻没有之前那么用心了,报纸只会在上厕所的时候翻一翻……
但今天舒宜妈妈特地拿出来让舒宜看,舒宜就快速浏览了一遍——
“丽丽(化名)是团伙犯罪成员之一,直到警察在家里找到刚起床的丽丽时,她还没觉得事情与自己有关,告诉警察她只是给了‘弟弟’一瓶汽油,当时她并不相信‘弟弟’真的会去放火,给‘弟弟’汽油只是为了讲义气……警方以网吧oicq聊天记录作为证据,认定丽丽为团伙犯罪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