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玉人生

第一百一十五章 平洲(2 / 2)

到了上世纪80年代,社队企业解体后,陈家兄弟带出的徒弟徒孙们成了平洲玉石创业的主力军。他们跑到y省的中缅边境去找翡翠,然后运回来制作成成品销售出去,在购入原料的同时,他们在平洲开起了第一批翡翠作坊。

由于平洲玉器同行擅长做光身件,不但质量好、工艺佳,而且售价廉,很快就蜚声我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的玉器界,各地的玉器商贩纷沓而至,到平洲平东墩头村上门采购玉器成品,这平洲玉器市场便由此形成。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平洲玉器市场,到90年代中期,其销售产值已增至过亿元。

九十年代末,夏副会长见平洲翡翠市场上主要以手镯、戒面、佛珠等光身件见长,很少有拿得出手的花件工艺,于是便从竞争激烈的阳美村抽身,来到平洲发展。可没两年,平洲翡翠市场就因管理不善,从而导致b、c货泛滥,再加上一些不法商人强买强卖,更使得平洲翡翠市场臭名远扬,生意一落千丈。

为了规范平洲玉器市场的交易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为了恢复消费者对平洲玉器的信心,平洲玉石圈内的一些有识之士便开始积极商讨,于2001年12月25日正式成立了平洲珠宝玉器协会,并制定了“平洲玉器市场交易行规”,设有专职工作人员处理平洲玉器市场交易中的各种投诉,欺诈行为从此极少发生,而夏副会长便是当时协会创办的发起者之一。

在上世纪**十年代,国内的翡翠商人很少直接去缅甸,而是从中缅边境的y省腾冲、瑞丽一带购买翡翠原石,再运回家制作销售。在当时,y省当地税务部门对玉石交易课税不轻,而且y省当地人的买卖不公,甚至欺行霸市、弄虚作假,有时候还有不法之徒勾结境外的缅甸人,对外地的翡翠商人进行绑架勒索,这让翡翠商人们颇为吃不消。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翡翠饰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翡翠原料市场的混乱不靖,已成为制约国内翡翠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了。跳过y省边境的中转站,开辟新的翡翠之路,也已经迫在眉睫了。

而成功跳过y省边境的中转站,开辟新的翡翠之路,则是平洲玉器街日后繁荣的真正起点。在这件事上,从2001年起一直担任平洲珠宝玉器协会会长的梁晃林功不可没。

梁晃林是平洲当地老资历的玉商,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梁晃林就开始参加缅甸仰光的翡翠公盘,不仅在当时平洲的玉器商中数一数二,在缅甸的玉石公司中也颇为知名。更难得的是,他在缅甸人脉甚广,不仅与缅甸最大的几家翡翠原石开采公司老板交情好,与控制翡翠矿业的缅政府军方高层也有交往,尤其是与当时缅甸军政府的第五号人物温敏关系不同一般……

要元旦了,祝大家元旦快乐!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