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父母官潘安忙起身见礼,虽然自这位进来以后对他态度和善,但是谁知道他出了这个门后以后再见面又是什么光景呢。
想想刚刚这位知府说的话,潘安也有自己的一番考量,方源没有自己来和他见面,却让这位来,看样子方源短时间内是被事情缠上了,但是他没有选择先让人捎口信然后再自己了结此事,而是拖了朋友来。
潘安觉得无论是再好的朋友也不至于会为对方做到这份上,说只要能做到的就会尽力帮他达成,这个承诺太重了,他估计这位新任知府应该是欠了方源很重的人情或是有求于方源。
他要是不提点什么没准就坏了人家大事,而且方源如此急迫想要感谢他应该也是差不多原因,这世间最不好还的就是人情了,他不愿在此事上多做纠缠,就想用人情换人情了。
“这,既然大人如此说,学生也是十分惶恐,我实在不知应该提点什么要求,一切全凭大人做主就好。”潘安也不想在此事上多做纠缠,不然就显得他狭恩图报,贪得无厌了,显然给父母官留下如此印象,目前是没什么,但是定会为以后埋下隐患的。
这位知府大人也十分慷慨,他知道潘安是武安县人士,送了他一套在武安县的宅院,银两若干,并且告知潘安方源特意嘱托他要收潘安为徒,那伙强人虽然目前被剿灭了大半,但是还有不少余孽逃出生天,未免被认出打击报复,还是有许知府这个靠山比较稳妥,这也是为潘安自己他的家人安全考虑。
这个就完全是天上掉馅饼了,他一直都在想拜师这件事,毕竟他一农家子,要想在科举以及以后的官场上走的更远,拜师是十分有必要的,老师不光可以为他指点学问上的难题,也能拓宽他对官场的见识,有些厉害的老师在官场上提携徒弟一二也是常事。
已经定了拜师的事情,潘安对这位即将成为老师的人也有了更多了解,这一位名叫许白安,今年三十四岁,已有妻室,因成亲较晚,目前只得一子一女,儿子刚刚满月,女儿今年三岁。
听闻此事的时候潘安心中胡思乱想着看来这种娶老师的女儿为妻,然后在他帮扶下青云直上,取而代之的剧本他是拿不到了。
许白安是新帝登基那年的传胪,学识是没的说,而且仕途也挺顺的,短短几年已经是正四品了,可见深得帝心。
潘安能够拜到这样的老师,可以说十分幸运了,不过许白安也说他公务繁忙,在学问可能不能给潘安太多指点,但是有事潘安尽管可以找他。
所以说潘安拜的这个老师在学问上基本帮不了他什么,但是会给他庇护,至少在这琼州府他的安全问题是有保障的,这样也是十分不错了,背靠大树好乘凉,有许白安的这层关系在,他以后就算入仕不能得到举荐,别人在动他的时候也会考虑到他的老师和他老师背后的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