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了这个底,她也不再追问了。主要是小女儿脸皮薄,怕再问下去恼羞成怒了,那可不好!再者说了,她也看开了,这种事情又不是多问几句就顶用的,若是真的好,到时候自然会水到渠成。
等到中秋节之后大概十来天,连翘从嘉定返回苏州。而和连翘不同,许文华过完中秋就回苏州城了。
回老家那一日他就同父母说明了自己想要去连翘家里提亲的意愿,但结果显然是不如人意的。之后没有立刻回苏州,那也是想多留几日,和父母好好说这件事,看看事情还有没有转机。
许文华知道事情的关键在母亲身上,父亲虽然因为小心思的关系这些年一直纵着母亲干涉他的婚姻,但他的性格一向就是这样,没什么太大的主意。许母点了头了,许文华的意愿他是不会罔顾的。
但问题的关键是母亲根本不愿意转圜心思。
许文华对自己的母亲不可能一点了解都没有,他知道这不是一时的拿乔,而是许母真的不愿意答应这桩事儿!
既然是这样,那么继续留在老家就没什么意义了,于是许文华中秋之后就回了苏州城。
当然了,许文华也不是就此坐以待毙不管了。为此他做了三桩事儿,其实也可以说是一桩事儿。
首先就是找到大哥许武英,请他和嫂子帮忙在自己不在的时候多多劝说母亲。许武英明白许文华是真心要成亲了,这个忙自然是不能不帮的。
然后就是找到许父,请他也劝说母亲,而且态度要坚决——许父虽然一惯没什么主意,很多事情上反而受老婆掣肘。但说到底他并不是那等完全受制于老婆的丈夫,真的认真起来许母不可能一点不管。
只不过说服许父就不像说服许母那样简单了,为此许文华答应了他纺织房的事情。只要许母同意去连家提亲,那么纺织房的两千两他就全出了。
虽然请自己父亲帮忙还要用到利诱,这本身就足够让人失望了...但又能如何呢?
搞定了这两人,回苏州之前他做了最后一件事,那就是顺道去了已经出嫁的姐姐家里。
许文华这位姐姐这辈子亏就亏在没有嫁一个好老公,如今丈夫好赌,偏偏不赌的时候又会恢复到刚刚成亲那会儿,仿佛模范好丈夫,以至于她一直无法下定决心和他和离。
如今丈夫欠下赌债,每当赌债达到不能承受的数字后就会想办法去苏州城找许文华帮忙。而且诸如家中住宅,孩子读书之类的事情也都是许文华帮忙才办好的。
所以许文华来家立刻就相当殷勤地招待起来了——自从丈夫好赌起来,这还是许文华第二次亲自来这里。第一次正是安排下这个住处的时候,当时许文华刚刚为丈夫还下了一笔债务,上门来一是为了照顾姐姐母子的生活,另一个就是为了告诫自己姐夫。
只不过之后一次次让他失望,他就再也懒得来这里了。要见姐姐和外甥,要么是许家大姐和自家儿子去苏州城里找许文华有事,要么就是归宁回老家的时候正好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