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当然知道他们的想法,总的来说,她想写一个关于奋斗与感动的故事!小说关于这个行业的内容尽量向写实系靠拢,但和奋斗与感动的主旨相悖的时候连翘就会选择削弱写实。
不是说写实不重要,但写实的目的本来就是让奋斗与感动的主题更加清晰,而当写实成为这个主题的障碍之后,那么被她舍弃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说到底,她并不是为了写实而去写这部小说的!
关于这部小说,她有自己原定的想法——她就是想要写一个热烈奋斗的故事,其中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就连奋斗与困难也充满了难以言说的光芒!这近乎一个童话故事,但不可否认,几乎每一个创作者心中都曾经有过一个类似的故事。
第593章
《二头刻》这个故事起源于一场鸡飞狗跳的离家出走——小镇杂货铺子家的小儿子秦颂是被父母寄予厚望的儿子。秦家有两个儿子,长子早早地就确定要继承家中的杂货铺子,虽然很值得信赖,但家中并没有在这个老实本分,甚至有些木讷的儿子身上倾注太大的期待。
反而是秦颂,从小读书就很有些灵性的样子,很得蒙师称赞。也是因为这些称赞,父母生出了某些希望...会不会小儿子能够读书科举出人头地呢?在这个时代,人们要改变命运,改变社会地位的方式也就是那些,在父母眼中读书是一条好出路!
甚至不需要太高的功名,做官什么的不说了,但哪怕是最低等的秀才,有了这个功名也能在小镇上顺顺当当地开一个私塾。这样的日子固然不富裕,但一个乡镇小杂货铺的小儿子来说,这也算是很好的出路了。
父母的打算很好,也是一番爱护之情,但从当事人秦颂的角度来说,就不是那么容易能够接受的事情了。
事实上,少年时代启蒙时的那点灵气在读书科举这条路上帮不了他太多。和其他立志于读书科举的同窗相比,他并不是最笨的那个,但也绝不算是有天赋。而与此同时,他深刻地知道自己没办法专心致志地去研究四书五经,做死扣字眼的八股文。
他亲眼见过那些真正刻苦的读书人是怎么投入到科举这场战争中的,有的人可以三年不从自家的楼上下来,吃喝都从吊篮拉上去,拉撒也能通过同样的渠道弄下楼——每次回忆起来都觉得脊背发凉不寒而栗。
秦颂本来就不想要死磕科举,再加上父母并不了解他的心情,硬逼着他做这个,他更加厌恶了。而在他的内心而言,从读到第一份连载小说的报纸开始,他的全部注意力已经被小说占据了!从一开始的将小说当成是消遣,到后来他也有了自己写小说的想法。
秦颂生活在一个江南小镇上,这里固然不如城里方便,但还是比真正的乡下要好一些的。对于那些有自己送报体系的大报馆,他们的报纸是能够延伸到这里的...所以秦颂并不缺报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