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她心里忧虑这件事的时候,男主赶到了——这是一个巧合,男主本来在官府的另一个案子帮忙。但那个案子太无聊了,三下五除二解决完毕,这位大爷还没浪够呢!于是听说有人报案,官府的人要去城郊,他干脆就跟上了。
对于这位来头不小的举人,官府也算是合作很久了。就算很不喜欢他这个人的强势、傲慢,但多少认同了他的本事。这个时候说要一起‘出警’,也没有人表示异议。
于是就有了男女主的碰面。
而随着男女主角开始深入地探寻这个案件,一切的一切就仿佛是剥洋葱一样,一片又一片!每当剥到新一片洋葱,读者就会想,应该是这个人了吧?实际上并不是,因为立刻就会剥到下一层,读者会知道,总有另一个想杀死者的人存在。
‘剥洋葱’到最后,读者们会发现这些人的聚集并不是一个偶然,他们本来就是有备而来,几乎每一个人都对死者抱着必杀的信念。
调查逐渐深入,跟着主人公的视角,他们看到的就是读者看到的,所有人都忍不住分析,谁才是那个凶手。但显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开了挂的主角,猜到的毕竟是少数。
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找了关键性的线索,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玩意儿。到了这里,其实很多读者也没有意识到这个小玩意儿意味着什么——本格派推理的特征,即便一切线索、证据都明摆着了,读者也不一定能够反映过来。
因为这些线索、证据也不是那么直白,如果不是足够细心,有一定的推理能力,还真不一定能够拐过这个弯来。
这个时候主人公将所有人叫到一起(没有叫官府的人),然后开始讲述一个多年前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有一个无辜的人被杀,而因为这个人的悲剧,很多人都良心不安。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这件事上担当了一个‘帮凶’的角色。即使他们大多都是无意的,但帮凶就是帮凶,这些年他们都在自我拷问中饱受折磨。
而另外的人则是义愤填膺,因为他们和多年前那个无辜的人有特殊的关系,亲人、爱人、朋友,他们不是为了减少曾经的愧疚,而是为了报仇,这才会加入这场局中。
故事说完之后,犯罪手法被清晰地描绘,最终的凶手也被找到了。按照道理来说,这个时候应该官府抓人了。但...但男主角颜飞飞什么都没有做,甚至暗示犯罪嫌疑人不要承认。
官府的人想要知道案件的答案,颜飞飞吊儿郎当地表示不知道!官府的人当然不满意这个答案,但即使是不满意他们也做不了什么。说到底颜飞飞是个自由人,他们难道还能因为他破不了案件处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