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提出了求婚...虽然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唐突,收回了原话,但周莹看的出来,对方随时随地都准备着要结婚。
相比之下,周莹到显得不像是一个‘恨嫁’剩女,角色反过来了!
挺翘听周莹絮絮叨叨说着那个青年,大多数是好话,知书达理,也能做事,早早就帮助家里做事了,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偶尔也挺孩子气的,但这种缺点在周莹眼里根本不是缺点:她说这些的时候眼睛里全是笑意。
或许这其中有恋爱的滤镜在起作用,以至于周莹智商降低了十个百分点。但不可否认,连翘是为周莹开心的。不管怎么说,自己的朋友总算理幸福快乐的人生更近一些了。
这个时候一直对古代人的男女情感抱有悲观心理的连翘满是祝福,相反,身为古代人,而且是古代男人的王思齐开始泼冷水了:“独生子...这样说起来可不太妙,到时候你肩上的担子可不轻。而且他还小你三岁,他家里人怎么看?他自己现在是不介意的,谁知道将来如何呢?”
这倒不是王思齐这个人不会做人,硬要说这种讨人嫌的话。反而侧面说明了王思齐这人不错,尤其是连翘周莹这些女性朋友,他能够注意到女性在这个时代的弱势地位,提醒她们保护好自己——这已经很好了。
而这个时候说这种话,其实也是忠言逆耳了。
再加上周莹这阵恋爱的风刮的太突然,他严重怀疑周莹根本什么问题都没有想好,所以拼着讨人嫌也说了这些话。
只不过这话可能用处不大,周莹倒不生气,她知道王思齐是为了她好。只是对于一个正处在热恋中的人来说,一切不符合自己其他的话都是被屏蔽的。王思齐说的那些当然是问题,但是现在的她不想理会,甚至下意识地觉得这是能够解决的。
叹了一口气,王思齐又说了几句之后也只好点到为止。这个时候话题也只能到此为止了,又因为王思齐刚刚说了婚姻中一些很现实的问题——女性地位问题,被丈夫支配的现实。
唐宋就着这个话转移话题道:“说起来如今风气渐开,女子的日子可比前朝好多了,颇有一些回复古风的意思。可见世道渐好,有了上古贤君在位时的气度呢!”
这听起来有点让连翘这个现代人懵逼,但其实是这些年一个逐渐受到认可的说法。大概是纠结于传统的士人老爷们发现自己是无法改变女性越来越有发言权的现状了,只能拼命给这件事找理由。
没办法,古人是有一套自己的世界观的。特别是士人,他们终生的奋斗目标就是让这个世界更好,最好恢复三代之治,回到上古贤君统治时的光景。
所谓三代之治就是尧舜禹的时候——根据那个时候留下来的文献可以知道,那接近于士人的理想,人们的生活和现代时仿佛,幸福指数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