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各大戏园子有没有上演自己喜欢的戏...这和后世看电影排挡差不多!
也就是说,报纸采集戏班的节目安排作为正常的报纸内容,这根本不是广告——当然了,戏班收录那些戏班的节目安排,又将谁安排在显眼一些的位置,这些都是很值得揣摩的事情。为什么戏班子的人大多要讨好报业?原因就在这里了。
而凭连翘和报业的关系,想要搞个显眼位置这是很容易的事情。只不过她自己的企图不只于此,她想要更显眼一些,字体更大,占版面更多,甚至还要一些宣传词!
这样一来,肯定是没办法当成是正常的戏班子节目安排登载了,得按广告处理...广告自然得收费,但考虑到这种广告比较特殊,所以广告费只收一半。
当然了,这是因为连翘算是大家自己人,不然的话谁会讲究这些?那么多要求,肯定是按照正经广告对待了!
而有了这样一通宣传,苏州百姓都知道了,玉梨班即将在‘百果园’上演传说中的话剧!等到卖戏票的时候,不多时,提前放出来的戏票就全部卖光了。
连翘倒是不太在意戏票卖光的事情,实际上她都没有提前思考过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需要思考吗?凭借着玉梨班本身曾经入宫献艺的名头,话剧的新奇,以及连翘的鼎鼎大名,戏票卖不空这才是稀奇呢!
而她之前之所以进行宣传工作,也不是为了卖票,而是为了扩大话剧和玉梨班的影响力。一开始就把声势造起来,等到买票的时候难以入手,这才会造成更大更广泛的社会效应。
而为了回报连翘的这一番苦心,玉梨班也可以说是准备充分了。养精蓄锐、带妆彩排,一切的一切都像是第一才在京城表演一样。
而按照安排,第一场他们要连演三场,连翘写的那三出大戏通通班上台!第一天演《西京往事》,第二天演《欢喜冤家》,第三天演《子夜歌》。三场戏都是一天两回,分为下午场和夜间场。
务必让苏州的观众看个过瘾...过瘾个鬼!
这个时代的因为传声技术的限制,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原因,戏园子是装不了多少人的!一场能有几百人挤着看就是极限了。下午场和晚间场两场,就算没有人连看两场,恐怕也只够千把人看个新鲜。
而之后还有两天的戏,先头有人是三天的戏票都买了的,这就导致不存在两三千人都看过话剧。
也就是说,即便按照最大容纳限度算账,也只能有两千多一点儿的人看过了戏剧,而且他们只看了一场——如果说不喜欢话剧,那么看个新鲜也就够了。但对于一些沉迷戏剧的人,那就是灾难了!
话剧本来就拥有足够强大的魅力,在这个没有电影,没有电视,也没有任何现代影视娱乐的时代,她恐怕就是最有吸引力的节目了(当然要除开戏曲的死忠粉,以及部分对话剧就是不感冒的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