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后世也有很多不以推理为卖点的推理小说...说实在的,这就是很多老派的推理小说作者,不想认那些小说为推理小说的理由啊!
而对于刑侦剧来说,作案手法倒是可以一笔带过了,也不需要手法有多么奇,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案件中各种东西的较量。往小一点说,可以是个人的人性较量。往大一点说,也可以是几方势力的角逐。再往大一点,弄成时代的大命题,也不是不可以。
回忆一下看过的刑侦剧、警匪剧就知道了,案件本身大多数都是一晃而过了。
当然了,公案小说也会注意写一些比较奇的手法,但是‘奇’的方向不太对,处处充满了文科气质,不严谨。而连翘通过《一只绣花鞋》推出的推理小说,完全是理科气质,看起来非常严谨,而且通过实践,确实也是可以完成的。
对此,很多读者都觉得脊背发凉...嗯,我们是厨了个什么作者啊!在空闲时间里,她就研究这些了吗?怎么杀人可以伪装成自杀?
对此,苏州的先生们很有发言权,王思齐看到《一只绣花鞋》之后就忍不住吐槽:“虽然早就知道她很聪明,而且在《鸳鸯蝴蝶剑》里就已经出现过这种破案的故事了,但还是不一样。这时候更加直接地放在了凶手作案‘技巧’上...”
说到这里,王思齐罕见的愣了愣,半晌才接着道:“她的聪明才智放在这些事上,我有些担心啊...要是有一日,她真的不动声色地对付个把人,该不会这人死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吧?”
这当然是玩笑话了,但这也说明了大家对小说的认可。正如丁一新听了后道:“这样的小说也很有意思了,连翘就是喜欢做这些为难的事情。”
说是‘为难’,这没毛病。因为相较而言,公案小说其实更容易一些。在塑造作案手法上只要稍微掌握技巧,那可比推理叫说简单多了!而且,喜欢在小说中掺入‘人情’的公案小说更加对此时读者的口味。
在这个人治社会,大家确实更容易喜欢充满了弹性的公案小说,而不是硬邦邦的推理小说。不过不要紧,有趣的小说受人喜爱,这是颠不破的道理。写的不好,公案小说一样不招人喜欢。写的好的话,即使是推理小说,也能吸引大量的人来看。
第514章
“秋至了。”丁一新感叹,每年天气渐渐凉起来的时候他都有颇多感慨。因为一旦凉起来就意味着冬天会越来越近,等到了初冬,就是他从苏州回益州的日子。一边是自己的家乡,另一边是自己真正工作生活的地方,想起来还真是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