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文豪

分卷阅读693(2 / 2)

主要是对方非常精明,行内传闻这人玩的一手好账本,有的时候觉得这人弄了鬼。可仔细看看,并没有问题,只是人家对账册的理解更加深入——被他弄了,也只能自认倒霉,权当交学费了。

管事应下这件事,第二日一早,天才蒙蒙亮,就由一个年纪大概在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账房等在了门口。沈钰让小厮请他进来一起吃早饭,借着用饭的功夫就将今日他要做的事情说了说。

天津紧靠着京城,一般来说营养肯定会被京城吸走。古今中外都是这样的,大城市周边很难起来另外一座大城市。不过天津命好,有另外一条出路,那就是天津临海,作为一个海贸港口,这就足够立足了。

再加上京城作为政治中心,不好在强加商业中心的职能了——古代一个城市是有极限的,都城庞大的人口考验着周边的供养能力。这一点,就算有海运从南方、从海外输送物资,也有一个天花板!

这又和江南的城市不一样了,江南的城市得益于周围环境优越,供养能力强。即使没有像京城那边花费极大的人力物力,也能供养出差不多规模的人口。

京城在没有商业中心职能的情况下已经有百万人口了,再加上商业中心的话要有多少人?一百五十万、两百万?这在运输技术等技术还没有发展的封建社会,一个不好,拖垮政府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天津分担走了这个只能,也承接着京城与外界的交易中转。可以说,天津的生意不只是天津的生意,也辐射了大半个北方得到生意。这直接使得这里诞生了大量的大宗货物交易场所,而这些交易场所周围因地制宜有许多全国各地会所、客店,方便往来行商,这也是很正常的了。

而为了与之配套,餐饮业等各种服务行业也在这里云集。

所以在这里做生意方便的很!从找到生意的机会,到约人商定,再到找行会签订合约,最后到货栈拿货、去钱庄转钱等等,加起来可能都不要一刻钟的路程!

今日沈钰的安排就差不多,两人约在一家茶楼包厢谈生意。若是顺利,可能不到中饭就能完成——只是不顺利的话,拖上几天也很正常,时间全花在扯皮上了。

实际上这桩买卖不算神速,但也算不错了。最终在双方满意的前提下,两天后签订了文契,一切尘埃落定。而这应该是沈钰在北边的最后一笔大生意了,这件事完成,他就要带着商队往南走,回老家苏州了。

签订文契之后,之前因为利益争的脸红脖子粗的两边人马立刻和睦起来。这很正常,之前为了取得更大的利益,往往是一步不让,好比是战场上的厮杀。但这个时候大家就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了,维持一个好的关系就很有必要了。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