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大太太这人其实不错,站在她的位置来说,其实也不能要求更多了。这时候确定吴美娘和连翘是对自己无害的人之后,她又觉得过意不去了。让千里之外来探亲的妯娌和侄女儿住在外头,实在是有些不对...
连家的情况挺复杂的,好在吴美娘和连翘都是一个意思。此次来京城就是为了完成一个‘政治任务’,至于连家这边的亲戚,若是合得来,那就相交,若是合不来,那就算了。反正过完年她们就要回苏州的,这辈子很可能就此没有机会见面了。
于是应付了一番,这件事暂时也就算是过去了。
直到第三天,连翘才算是恢复了空闲。白日在家看看京城淘到的各种小说,傍晚的时候趁着天气舒服,和冬儿出门散步。其实也邀请过春儿,不过她坚持要留在家中做杂事,也就随她去了。
傍晚的时候天光还很好,不过添油工已经来到路边的灯台添灯油了。这种灯台非常高大,算是古代中国版的路灯,和西方近代的玩意儿相比,看上去大了很多笨了很多,耗油也厉害的多。不过好处是亮度更大,降低了路灯的密度,同时石质构造防火比较好。不然的话,以京城的房屋密度,不小心起火了,那就呵呵了。
连翘慢慢地散步,也是熟悉环境。在帽子胡同出口有一座灯台,此时已经点上灯火了。灯台旁边的墙上贴着好些张广告一样的东西,连翘凑过去看,做不过是卖大力丸的、治疑难杂症的...这些广告一张覆盖一张,有些还有撕掉过的痕迹。
直到看到最边上一张,看上去还很新的感觉,估计是最近才贴上的。
“‘归棠居士’...?就是这个啊。”连翘看到这个名字,想到了搬来这里的头一天,冬儿和她说的事儿,转头道:“这就是你那日看到的‘招生广告’了罢?”
冬儿只看了一眼就连忙点头。
连翘又重新看过去,见上面写着‘上课四十五次,每次两个时辰,逢旬末休息,束修五两银子一人’,轻轻‘嗯’了一声。
“小姐,这个价钱是高还是低呀?”从冬儿的角度来说觉得这有一些贵,仔细想想,只要收是个学生,不到两个月的功夫就能赚上五十两了!要是多收几个学生,或者开两个班,那钱途更是大大的有。但是冬儿又觉得自己不是很懂这一行,或许这在小姐这一行就是寻常呢,她这样想。
连翘摸了摸下巴,随意道:“这个不好说,我也不知道苏州那边的要价和京城这边的是不是一样。若是在苏州那边的,收五两银子也不是不行,只是这就要‘老师’不只是讲讲课了,还得有些别的好处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