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文豪

分卷阅读454(2 / 2)

这信不是别人的,正是连翘来苏州之前就有信件来往的那位‘沈金玉’的。

话说当初这位大哥给连翘送了极其昂贵的字帖,真是将连翘惊着了。后来连翘将字帖退回,对方又寄来自己写的字帖,连翘这才收下。话说如今连翘还用着对方的字帖临帖,看到他的的字迹,真的是十分熟悉了。

两人原本就很相投,连翘觉得对方走南闯北,甚至去过海外,实在是让人羡慕。对方则是觉得连翘的见识不同一般,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于是通信,一来二去的,越来越熟,虽然没有见过面,但已经将对方当成是朋友了...放在后世,这就是笔友了。

这封信大概说明了他刚刚从广州回苏州,问了一下连翘的好。然后就提到了最近流行的一种表演——说书艺人和摆弄乐器的艺人合作说书,这种显然丰富了说书艺人的表演,比只有一块惊堂木强多了。所以虽然贵一些,还是有的是人捧场。

‘沈金玉’听说这种表演是从连翘家花厅的一场读书会弄出来的——‘西湖客’说书,‘乔琏’弹琵琶!对于粉丝们来说,这简直就是梦想中才会有的事情!

这原本只是一个逸文,连翘和许文华都是比较传奇的人,身上逸文多了去了,也不在乎多这一个。但是逸文这种东西的影响并不会因为两人的不在乎就不存在了,事实上这件事以一种飞快的速度传遍了整个苏州,并且有向外扩展的趋势。

相比起其他的逸文,这次的逸文显然更有生命力,其中的原因就在于这次的逸文不仅仅只是逸文。真的有人尝试了一下这种表演形式,人民群众的创造力还是很强大的,就算没有人现场看过连翘和许文华是怎么做的,但根据在场人的描述,还是摸索出了要点。

到现在,接受新东西很快的苏州已经将这种表演形式当成了新潮好玩的东西,备受追捧。而且这种追捧并不是一时的,因为大家发现这样的表演形式真的比之前好,而不是连翘和许文华明星效应而已。

甚至有精通音乐和评书创作的人,已经尝试着创作评书的时候给标注各处该用什么配乐了!如果这些延续下来,评书艺术将迎来一次大变革!

评书虽然也属于卖艺的行当,下九流里头,但是说评书算是所有卖艺中比较高层次的,所以说书艺人才会有‘说书先生’的称呼。不管怎么说,一次逸文影响了这样一个行当大变革,这怎么也不能算是小事了。

沈金玉的性格用后世的话来说其实是有点‘天然’的,一本正经地将这件事讲出来,倒是把连翘给逗笑了。

在信件的最末尾又提了一句,他从广州来,贩了一大批上等珍珠、玳瑁、珊瑚之类的好东西。拣除了一匣子上等的,明日就给她送过来。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