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现在我用了大量的例子来描述了灵核反向造幻的过程,你们也可以想想平时生活中是不是有类似的例子。在上面的文字中我很可能会把灵核和灵魂两者不小心弄混肴了,灵核是上帝的分身,而灵魂则是灵核和思想观念、情感的综合体。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常说的“我”是思想、观念和情感综合起来的小我,而灵核才是真我,也叫“超我”或先天本我,道家称之为“元神”,佛家称之为“佛”,每个灵核虽然都是上帝的分身,但却都有各自的特征。
在我们物质世界里,灵核造幻是需要遵循物理定律的,而情绪可以促使人立刻去行动,所以情绪是高效可利用的造幻工具,造幻时被情绪控制住我们称之为“非理性”,而情绪是由观念发动的,每个情绪后面都有一个观念和愿望在控制,所以观念和愿望也是灵核造幻的工具。修道者修去自己的各种观念和愿望的渴求心后,就解开了观念愿望封印,这时灵核想去达成某些愿望,因为不再存在渴求心,所以达成愿望就没有任何困难,只要去做就肯定会做成。
而这种灵核反向造幻的机制,是为了灵核自己体验到人生而设计的,因为灵核体验人生必须通过我们的人生来进行,当灵核想体验吃饱的感觉时,它原本就不饿,所以它就必须先给人制造饿的感觉,在感受到饿的感觉后,它才会造幻让人去体验吃饱的感觉。
当灵核想体验爱的感觉时,灵核它本来就不缺爱,它是上帝的分身啊怎么会缺爱呢?所以它就必须先给人创造缺乏爱,当它体验到缺乏爱的感觉后,才会让人再体验到爱的感觉。
当灵核想体验富有感觉时,灵核它本来就不缺钱,它是上帝的分身啊怎么会缺钱呢?所以它就必须先给人创造贫困,当它体验到贫困的感觉后,才会让人去体验富有的感觉。
在你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前,灵核总是按照你的愿望来反向造幻,总是让你无比失望,到最后死心遗忘了那个愿望的时候,灵核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让你反而实现了那个愿望,当然实现的时间不一定在这一世,而很可能是下一世或更久远,但是它绝对会让你有实现的一天。
所以当你幻想自己成为马云时,你就迟早一天能真的成为马云,当你幻想成为爱因斯坦时,你就迟早有一天真的能成为爱因斯坦,当你幻想成为明星时,你就迟早有一天真的能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因为除非你通过静观主动抛弃那些愿望,否则它们就会永生永世跟着你,直到某一世你再也不执著于那个愿望时,灵核便会找机会让你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