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起居注

分卷阅读646(1 / 2)

张清皎弯起唇角:“你我一直都是一家人,又何必如此客气?原本你在我跟前,可是甚么话都能说,甚么话都敢说,从来不会避讳甚么的。我可从未想过,你出一回嫁,便似是与我生分起来了。”

“……以前是我年少唐突……”王筠红着脸回道,“不过,若是姐姐不嫌弃,我日后也会常常入宫,烦劳姐姐指点……”

张清皎笑道:“以你的能力,打理伯府已经是绰绰有余了,我也没甚么可‘指点’你的了。不过,平日里你若有甚么不解的,随时都能提出来,大家亦能帮你参详一二。咱们日后也和从前一样,如果有甚么新鲜的事儿,便一起商量着办。”

王筠连连颔首,便听她温声继续道:“我相信你,伯祖母也相信你。所以,接过伯府的管事权后,你尽管放手由着自己的想法行事即可。伯府里的人与事随你调遣,我已经与平沙、水云二人提过了,她们日后便以你这位少夫人马首是瞻。从今往后,你便是伯府的女主人,只管将伯府当成娘家公主府就是。”

王筠怔了怔,眼眶不由得微微有些发红:“谢谢姐姐,我定不会辜负姐姐的信任。”

朱祐樘听着两人说家常话,看向张鹤龄:“鹤哥儿,如今你成了家,也取中了秀才,对今后可有甚么打算?”

“准备秋闱。”张鹤龄道,“不瞒万岁爷,我此次前往河间府赴试之前,曾经拿自己作的卷子问过诸位先生:以我如今的水准,过童生试的胜算有几何,过举人试的胜算又有几何。或者,换而言之,我还须得多少年头,才能通过秋闱。”

“结果,先生们几乎是众口一词----过童生试的胜算是九成,过举人试则毫无胜算。即便我全力以赴地备考秋闱,至少也须得三四载的积累与磨砺。所以,后年的秋闱,我可以下场一试,却不能过分期盼结果。再下一场,指不定便能成了。”

朱祐樘点点头道:“那时候你也不过二十出头,亦算得上是相当年轻的举人了。那你可曾改主意,想过中了举人后便继续读下去,直到中两榜进士?”

张鹤龄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摇首:“不,我的初衷始终不曾变过。既然我能在中举人之后便铨选出仕,便无须再在科举上耗费时光了。”其实,他甚至连五年都不想继续耗。五年,听来并不长,可那便意味着他踏入朝堂的时间晚了好几年,能为姐姐姐夫分忧的时间也短了好几年。先生们不是都说,他如今积累得不够么?那他便逼着自己更勤奋些,将一日掰成两日来用心进学,在两年之内完成三四年的积累,指不定下一场秋闱就能名列桂榜了呢?

朱祐樘思忖片刻:“你说得也是,寻常人靠着科举晋身,多半是因着没有别的晋身之途。而你,能选择的已经足够多,不过是因着想成为文官才谋求科举一道罢了,也确实无须太过在意究竟是进士还是举人。”

“若我仅仅是举人,指不定仕途会更顺利些。”张鹤龄接道。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