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罢,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自家人,必须护短;对敌人,必须无情。她不希望自家人因为顾忌着名声,反而束手束脚的。无论别人用甚么手段来对付他们,他们都会用朝堂上的阳谋堂堂正正地对付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 老规矩,明天抓虫,么么哒~
--------------------------------------------
抓完虫啦~
第344章 幕后主使
回寿宁伯府后, 张鹤龄便默默地跟着张峦去了书房。张延龄本打算去自家小校场里练习射箭, 见他们二人“悄悄”地回了书房, 忽然生出了几分好奇心,遂蹑手蹑脚地尾随在后头,蹲在窗台底下偷听。
书房内,张鹤龄道:“爹, 或许是我多想了罢----总觉得那名御史不会无缘无故地与咱们家过不去。其中也许有些咱们不知道的缘故,须得仔细查一查才能知道究竟。只是姐姐方才似乎觉得万岁爷会追查到底, 所以我便没有多言。”
张峦斜了他一眼:“怎么?你觉得自己办案的能力比锦衣卫还强些?”
“我当然远远比不上锦衣卫, 不过是胜在知道咱们家得罪的究竟是甚么人罢了。”张鹤龄意味深长地道。听到这桩案子时, 他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恼怒与委屈, 而是思索张家究竟甚么时候得罪了这名御史。按说, 御史也都是两榜进士出身的聪明人,怎会不知道张家深受圣眷?轻易不能开罪?便是想营造不畏强权的形象,又何必寻上家风清正的张家呢?
再仔细想想, 自家素来安分守己,如何会与言官御史结下仇怨?若论起结怨来,也唯有长宁伯周彧与庆云侯周寿那一家子了。巧合的是,周家也确实有足够的能力贿赂或者说服一位御史替他们报复张家。说不得,他们还巧言令色地说了他许多坏话,口口声声说有证据, 又给那御史许下了丰厚的报酬,才劝得那御史鬼迷心窍答应了弹劾之事。
张峦眯了眯眼,沉声道:“你怀疑是周家在背后指使, 想查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