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太皇太后叹了口气:“你皇嫂的侄孙,也算是知根知底的孩子了。唉, 早知你只看人品不看身份,周家的几个孩子便先不成婚了,怎么也得给真姐儿留着才是。无论如何,周家都是自家人,必定会将真姐儿当成自家闺女一样疼爱。王家……到底隔了一层,嫁过去未必会像周家那般自在。”
重庆大长公主自然不会直言,她对母家的行事作风与那群纨绔子弟都是看不上的。她深知,在周太皇太后眼里,娘家人是千好万好,即使她是亲生女儿,她也不可能容她直言周家人有什么不妥之处。因此,她只是笑了笑,道:“母后忘了么?都说同姓不繁,单只都姓‘周’,真姐儿便不可能嫁入周家。”
“明明只是同姓罢了……又不是甚么同族的亲戚……”周太皇太后皱着眉,显然是对这条古训觉得非常不满。顿了顿后,她又漫不经心地提起了张家,“嘉善怎么突然看上皇后的弟弟了?”
“那也是个不错的孩子,虽然年纪尚小,但进退有度、举止稳重。”重庆大长公主道,“嘉善比我更心急些,自然是不想错过这等好女婿的。”仔细说来,她们最为感慨的是皇帝给弟弟们挑伴读的眼光。若家中还有女儿,指不定她们会将目光放在剩下的那些文华殿伴读身上。纵然其他人身份比不得张鹤龄与王链,但总归也不会太差的。
“婚期定在甚么时候?”周太皇太后又问。
“真姐儿说,仁和比她年长,等仁和出降之后再办婚事也不迟。”提起女儿,重庆大长公主脸上满是无奈与宠溺,“我向皇后打听过了,仁和的婚事定在明年三月。真姐儿的婚期最早也得是四月五月,迟则八月九月左右,端看有没有甚么好日子了。”
周太皇太后听了,笑道:“你啊,真是太宠着她了,竟然连婚期都听凭她做主。既然真姐儿都定在明年,想必筠姐儿应当会再迟两三年罢。如今的小姑娘竟都嫁得这般迟,许是你们都舍不得的缘故。”
闻言,重庆大长公主不由得略有些怅然:是啊,捧在手心里娇养着长大的女儿,谁舍得轻易将她嫁去别人家呢?即使别人家样样都好,定然也比不上自家人更疼爱女儿啊。
************
同一时刻,张清皎正领着小姑娘们处置宫务。许是因刚口头上订了婚约,无论是周真或是王筠,似乎都颇有些不好意思见到大家。每每望见仁和长公主满是兴味的目光时,两人脸上便都泛起了羞意,扭开身子避开她的视线。
见状,仁和长公主禁不住笑道:“你们俩为何特意避开我?我甚么都没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