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鹤龄点点头:“我明白了,姐姐放心。我这就回去吩咐家里的管事,她若递了帖子过来,只管让我出面来处理,绝不会传到母亲的耳里去。不管她如何舌灿莲花,我也绝不会信任她。不管她有任何算计,我都会处置妥当----”
“你处置甚么?还不如告诉我,让我来处理呢。”张清皎笑道,戳了戳他的额头,“罢了,不说这些了。你觉得这茶喝着如何?我倒是觉得香,但万岁爷觉得不够醇厚。你若是喜欢,便带回去一些,慢慢喝。”
“姐姐,这点心好吃!清清甜甜的,吃多了也不觉得腻。”不待张鹤龄回答,张延龄便赶紧插口道,眨巴着他的眼睛,带着很是明显却不自知的稚气“小心机”。
张清皎失笑,捏着他的脸颊:“延哥儿,再好吃的点心也不能多吃,否则很难克化。瞧瞧你,是不是又胖了?这可不成,再胖下去怕是连路都走不动了。鹤哥儿,平日带着他多动一动,可不能太纵着他了。”
张延龄的脸几乎是立刻垮了下来,眼巴巴地看向张鹤龄。
张鹤龄很是铁面无私地颔首道:“都是母亲和他身边的人一直纵容他,要什么就给什么。在文华殿,他也吃得很是不少,还会厚着脸皮去分皇八子的点心。这些我都管不着----延哥儿,我只说这一次----你若是再胖下去,便不许去冰场上顽了。”
张延龄顿时眼眶都红了,只觉得自己的心整个都碎了,凉飕飕的。然而冷着脸的哥哥与轻笑着的姐姐都是“铁石心肠”,根本不理会他的伤心。于是,他只能咬着唇,委委屈屈地答应了此事。比起痛痛快快地去冰场顽,点心算什么?!
当天回去后,张鹤龄便将自家姐姐的话都转告了金氏。金氏稍稍松了口气,每日风雪无阻地去崇福寺烧香拜佛,端的是无比虔诚。许是她的诚心感动了佛菩萨,竟让她在年前见着了主持大师。她自然是喜出望外,赶紧缠着主持大师算算皇嗣什么时候能来。
主持大师实在是推却不过,满脸无奈,只得模模糊糊地道:“正月云龙升腾,感而有应。”
金氏听了,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理解。但主持大师说了这句话便离开了,她无法确认,于是立即去寻解签的和尚仔细问。听得和尚的说法与自己理解的毫无二致后,她顿时狂喜不已,连回家的时候脸上都满是止不住的笑意。
到家后,她赶紧将张鹤龄唤过来,眼底带着浓浓的喜意:“明日你就进宫告诉你姐姐,崇福寺的主持大师说了,皇嗣正月就会来了!”
张鹤龄将信将疑:“眼下都已经腊月二十五了,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这不就是二三十日之内的事么?这位主持大师真的算得准?若是让姐夫和姐姐空欢喜一场,怕是不太好罢?”在他看来,如此模糊的话,可信可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