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去慈寿宫统计的,是由沈尚仪带领的尚仪局众女官。从王太后到诸位太妃,都对此事十分支持。早在沈尚仪等女官前来时,她们就已经询问过在身边服侍的宫女了。即使是那些服侍了她们好几年的宫女,若有想离宫的,她们也不会不肯放手。人各有志,又何必勉强她们白白荒废了青春呢?
“太妃娘娘,奴婢不想走!奴婢还想在太妃娘娘身边服侍!”出自张太妃宫殿里的一位年轻宫女临来反悔了,流着泪道,“太妃娘娘对奴婢的好,奴婢心里一直都记着。反倒是奴婢的爹娘兄弟,几乎从未对奴婢好过。当年采选宫女的时候,他们也只是可惜以后不能拿奴婢换彩礼,根本从未真正想过要疼惜奴婢……”
张太妃眼眶微红,叹道:“你才二十出头,跟着我也不过是在宫里白白耗费年华罢了。宫里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成不变。你又何必定要跟着我,孤孤单单地在这里老死呢?你不是一直喜欢孩子么?难道你不想有自己的孩子?不想成为娘亲?”
年轻宫女愣住了,心底似是在挣扎着做选择。张太妃知道她又一次动摇,摇着首道:“放归,也并不意味着定要让你归家,安心罢。烦劳沈尚仪向皇后娘娘禀告,给她这样的宫女更好的去处。”
“太妃娘娘放心,臣必定会据实以告。无论她们心里有何隐忧,都可据实相告,皇后娘娘必定会想出适宜的解决之道。”沈尚仪道,目光从其他宫女身上掠过。果不其然,有王太后、吴废后、柏太妃、张太妃等鼎力支持,其他太妃也都不敢有什么异议,无不尽力而为。仅仅慈寿宫一处,便放归了三百余宫女。
当然,放归的数量早已经过尚宫局核算。慈寿宫内眼下宫女的数量依旧是充足的,不会影响王太后以及诸位太妃的生活。不过是每位主子身边的人往后都需更尽心尽力一些,分担放归者的活计罢了。
坤宁宫与乾清宫以及清宁宫放归宫人的统计,是由张清皎亲自完成的。同样在这一日,她先将坤宁宫与乾清宫的宫女都唤到跟前,柔声道:“万岁爷昨儿发下的敕旨,你们应该也都听说了。若是有谁想归家,便尽管直言罢。”
上百宫女跪满一地,没有任何人出言。她们都是张清皎亲自筛选过几遍才放在身边伺候的,年纪在十五六岁至三十岁之间,在坤宁宫和乾清宫里各司其职。除了二十岁以下的数十人外,其他人都在这次放归的年龄范围之内。
“不必顾忌我,更不必顾忌万岁爷。若你们思念家人,或者想出宫过寻常人的日子,万岁爷与我心里也都会替你们高兴。寻常人家身边的婢女丫鬟尚能放良呢,没道理你们这些宫女倒是没有机会自己选择未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