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复怔了怔,眉头轻轻地拧了起来。不久后,他长长一叹,脸上略有几分愧意:“娘娘所言极是。小民只想到横竖妻子的医术只能传给孙女,孙女的医术却寻不见人传承,所以教出几位女医来也不错。却没想到,小民这身医术若只给女医们传承下去,也是无法好好施展的。”他看诊的对象自然是男子居多,女子虽有,却也只是些寻常症状罢了。
“唉,家里的孩子都只想着读书,这身医术若不传下去便断绝了,确实可惜。娘娘说得是,小民很该多收些徒儿,而不是想着医术不外传。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若能教出足够多的救人者,不知日后能救下多少条性命啊……”
张清皎颇为感触,没想到谈家三人都是如此没有私心的医者,对谈家的好感更上一层楼了。想想太医院里那些医药世家罢,连太医院的职缺都霸占着不肯放,就更别提将医术传承给家族之外的人了。孰不知,这样藏着掖着,只会禁锢住自家的医术,禁锢住后代的思维方式。太过看重自家的传承,便一代一代地都在原地踏步,后人很难想到要突破、要更加精进自家的医术。
“若是谈大夫不介意,我便着手在你们的宅子附近再挑一个合适的地方,作为医学堂兼医药堂。前头可给百姓们看病开药,后头则是学堂。若是前来看病的人多,可请一些大夫坐镇,负责寻常病症。谈大夫只需看急病,给徒弟们示范即可。”
谈复点头:“小民听凭皇后娘娘安排。不过,徒弟如何选才合适,不知娘娘是否可指点一二?小民还是首次收徒,收多少人才好?”
张清皎道:“既然谈大夫是首次收徒,不如收十个即可。公开招选一些对医术感兴趣的孩童或者少年,已经识字的为佳。不拘他们是甚么出身,只要求他们日后同样在医堂里给人诊治,也在医学堂里广收门徒。”
她并不介意有些医药世家心思多,特意派了孩子前来修习医术。只需要这些孩子能够胸襟开阔,将自家医术与谈家医术融会贯通,成为推广医学的核心人物。或许,这些孩子通晓多家医术传承,反而更容易成为大家。
************
张清皎与谈家几乎是相见恨晚,畅谈了两个时辰才将他们送去拜见王太后。期间朱祐樘曾经回过一趟坤宁宫,见他们谈论得正在兴头上,便没有入内。等到午膳时,他再一次回坤宁宫,就见自家皇后满面红光,一双眸中灿烂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