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一时情急,三人争吵起来用的都是土话。陆恺抬眼看向紧跟着纪氏兄弟踏进东暖阁的蔡用,见蔡用也望过来,遂不敢有任何隐瞒,将他们的话一字不漏地译给了众人听。蔡用补充了一两句,擦了擦额角的冷汗。
“俺呸!你们也就是仗着那些按了手印的文书!其实谁不知道你家的底儿?!你们兄弟俩的爹和祖父明明不是正经的贺县人,是曾祖父那一辈从湖广那一头迁来的瑶人!怎么可能冒充土生土长的僮人?!”
“俺们是僮人是瑶人又有甚么要紧?从湖广那头迁过来的又怎么样?俺们有自个儿的家谱!太后就是俺们二祖父家的女娃儿,这都是板上钉钉子写在家谱上的!你呢?你有啥?姓韦的一大家子人?!”
“俺们祖祖辈辈都是侍弄田地的,哪来的家谱!谁能认得字?!你们一定是找人胡乱写了,所以才敢壮着胆子冒认皇亲!嘿,不然你们把家谱拿出来,背给万岁爷听听?看看是不是连自家祖宗的名字都不记得了!!”
双方就像是狂犬一样乱吠,彼此互相攀咬,尽最大的可能攻击对方。因为彼此互相掌握着把柄,在互咬的过程中,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反应,本能地说出的那些话确实是重大的疑点。只是,狗咬狗一嘴毛,争吵中双方的神色不断变幻,也足够在场的老狐狸们察觉他们的心虚。
等到他们都攀咬不出什么新鲜的事了,怀恩这才制止了他们。双方不情不愿地停了下来,望向彼此的时候满眼都是恶意,俨然已经成了不死不休的仇敌。此时此刻,在场的三位阁老、吏部尚书王恕以及督察院左右都御史都已经因为眼前这场闹剧而皱紧了眉头。
朱祐樘看上去依旧情绪稳定,问纪氏兄弟:“原来你们还有家谱?”
纪父贵与纪祖旺在京中生活了一段时日,已经能粗浅地听懂官话,也能磕磕绊绊地回答几句了。两兄弟对视一眼,方回道:“也,也不是家谱。是俺们先前的田主好心,替俺们画了一幅宗系图。俺们,俺们都记得呢,高祖父名唤……”
他们正要背诵,怀恩便倏然打断了两人,和蔼一笑:“万岁爷,老奴以为----既然这是纪家祖先,想必他们俩都应该很清楚才是。不如两位一个留在东暖阁里,一个去外头的庑房里,分别背下来,画出宗系图。此外,当另派锦衣卫去他家将宗系图取来对照。”